首页次元军旗飘扬章节

第八章 大英版进京赶考

推荐阅读: 邪恶力量机武风暴红楼之挽天倾混在洪武当咸鱼国民法医仙逆惊悚练习生黄金召唤师铁血残明我是剑仙

预备考试前后,帝国声名赫赫的中郡大公范应铭并没有出现。作为帝国仅有的四位地方大公,这种小场面还不值得他老人家出面。

因为是家族内部考试,也就无所谓誊抄糊明等防止考试舞弊的手段,经过几个管家连夜批改试卷,次日范府就公布了这次预备考试的成绩:路远排名第二,而范子昂排名四十四。

成绩出来后,老宅这边留守的爵位最高的范有南伯爵大人召集所有通过考试的考生,勉励了几句,然后挥手让各回各家,静待宫里或者学部的准确考试消息。

于是路远、范子昂和管家老黄坐上了返回定海县的轮船。

这次返程,范子昂再也没了出发时的骄傲和意气风发,被打击到了的小男爵不愿意跟路远凑在一起,将自己关在了一等舱房内,埋头读书闭门不出。

背水一战没有退路的路远终于可以卸去压力,放松自己。他每天都缠着范府的老管家打听这个新奇的世界,听老管家回忆当年柳郡农乱平叛的趣事,吐槽他所知道的光怪陆离的大英政局,或者跑出自己和老管家住的二等舱,看着沧浪河两岸的黑麦田以及偶尔出现在江面上巡逻的江防水师蚊子船以及洋人耀武扬威的炮舰。

根据东南之后帝国与洋人签订的《帝都条约》,缔约国有权在帝国内河航道驻军,维护自己的利益。沧浪河是帝国航运条件最好的一条河流,沿线经济发达,一等大县以及优良的深水港口众多,所以利国、奥国都在沧浪河驻扎了分舰队,定期派遣轻巡洋舰和炮舰巡逻。

这还是大英吗,太丢人了。这国怎,定体问。

老宅子那边的考试成绩比范子昂回家的速度更快抵达了定海县的男爵府。

范子昂和路远此次参考隐隐被老家那边抵制,这是管家老黄写信已经报告过的。好在两人都通过了,只是排名略微有些不好看。

范有则用心培养的儿子仅仅排名倒数第二,而信手步下的棋子却正数第二,这让范有则比较担心范子昂的心理素质,并且奇怪军队里厮杀出来的自己为何培养出了一个应付不得大场面的儿子。

范有则心底隐隐有些不快,但还是很干脆利落的替路远准备好了少年军校预备考试的贵族推荐信,让老管家老黄专门送去堂下街。

路远松了一口气。其实路远挺愿意由让范子昂顶在前面大放异彩,自己跟在后面闷声发财就行,奈何范子昂太不中用了,顶着定海县神童的名头却考了个倒数第二,让路远措手不及。

之前还担心范有则恼羞成怒,直接不给推荐信。看到管家老黄的身影,路远对范有则的印象又提升了许多。男爵大人性格大开大合,做事很有气度,如果不是因为当年裁军,范有则肯定是朝堂里第一等的大人物。

路远转身回家,告诉父母考试情况,两位高兴的合不拢嘴,尤其算着时间点匆忙请假赶回家的路十二难得大方了一把,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皱巴巴的金分票子,出门买了鸽肉派,狠狠地犒劳了路远。

鸽肉派是一种将鸽子肉煮熟,再火烤,最后在内藏里填上糖醋和面包渣作为配料的美食,让一直在吃大英黑暗料理的路远第一次大快朵颐了一顿。

次日大清早,路十二就爬起来,马不停蹄的赶回船厂,连路远都看出来了他父亲那迫不及待的要跟他的工友们大肆炫耀吹嘘的想法。

推荐信拿到手,剩下的就是等英东谈判结束,再前往帝都参加少年军校考试了。

新历894年7月底,英东谈判终于结束了。

早在894年的春天,皇室就私下与东岸国就战后谈判的大方向上达成一致。有了东南之乱的例子,声名狼藉的皇室不愿意直接站出来谈判,而是派刚刚上台组阁的保守党前去落实细节。

保守党这批文人读书还行,与工党交锋快二十年还能不落下风,但是到实际管理朝政的时候,不接地气的毛病就暴露了,各种昏庸无能错漏百出。

不通洋务的顽固老爷们大约是看多了大英史书上那些有名的谈判案例,让下人扛着棺材,揣着黑狗血,自以为悲壮的前去谈判。却没想过史书上的大英帝国乃是全球第一等强国,没事就殴打现在的海洋霸主利国和陆地霸主普国,与周边的蕞尔小国谈判哪次不是喝来喝去。史书上的案例大多都是文人为了吹捧和拔高自己而杜撰情节,哪里能够真正拿到谈判桌上。

没读懂史书的保守党们在英东谈判中手段尽出,甚至使出了撒泼的法子,泼了东岸谈判特使一脸的黑狗血,震惊了参与调解的西方强国大使。到最后,还没等东岸国要求停止谈判,参与协调的几个大国已经转头集体对帝国皇室施压,要求重新启用工党那些熟知洋务的大臣,否则就支持东岸国继续战争。

西方几大列强的威胁吓坏了帝国皇室,宫里甚至传出了“量大英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言论。于是已经解散的工党再次被拉了出来,原曹泽云中堂内阁的外事大臣顾明臣临危受命参与和谈,最终签订战后协议。

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肯定也拿不到,尤其摊上了对外软弱怕事的皇室。虽然顾明臣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将高达四亿金镑的赔款降到两个亿,其中还有两千万金镑作为帝国派遣留学生的学费这算,将割让土地改为租借99年,从法理上保留了帝国日后收复国土的可能,但还是不能改变丧权辱国的事实。

《英东条约》规定,英联合帝国割让最后的属国——东北半岛的宇宙国给东岸国托管;租借某岛99年,在辽南、南口、闽河、柳县四口开通商口岸和租界;其他西方列强享有的权益利益均沾;赔偿东岸国2亿金镑;向东岸国派遣留学生学习,学费从赔偿款中扣除,金额2000万金镑,留学生回国后享受大英帝国大书院士子同等待遇,不得拒绝东岸留学生进入政府。

英东谈判结束后,顾明臣在帝都自家宅院留下了一封痛骂皇室软弱无能的遗书,然后上吊自杀。

消息传来,举国皆哀。原本已经被平息下去的学子们又开始暴-动了。大英帝国的学子们原本是全天下最骄傲的一群人,从日不落帝国年代衰落到洋务年代,忧国忧民的学子们一直在忍耐,希望皇室自己力挽狂澜。最终等来了连数百年前还是自己属国的东岸国都开始打不过了的结束,于是学子们再也不能忍受。

愤怒的学生们在维新总会的组织下,兵分多路积极在帝都以及地方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其中一支学生队伍甚至拦住了前帝国财政大臣,现任中堂李星海伯爵的车驾,提交改革的请愿书。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维新变法势在必行!

维新总会要求改革政府机构,缩减衙门,停止买官卖官,裁撤庸官打击腐败,任用维新士子;统一各地方公侯封地的商税,停止巧立名目收取的税费,鼓励私人创办兴建工矿企业;允许私人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皇室减少开支,内库与国库严格分离;裁撤旧军,编练新军,派遣优秀军人出国留学。

刚刚上台组阁就遭遇学生请愿,李星海认为背后肯定有工党余孽操控,有意镇压维护权威。但是驻守帝都的东郡兵得知老大公已经下台后,根本就无心留在帝都,一心想要回到东郡,丝毫不理会李中堂的指令。帝都市民也比较支持学子,毕竟这次英东战争又差点让人攻入帝都,重演当年东南之乱洋人攻破帝都后大肆杀戮洗劫的祸事。

在这个节骨眼上,宫里发出通知,少年军校考试开始了。

收到信息的路远和范子昂算准日子,踏上了去往帝都的火车,开启大英版的进京赶考。

这个年代帝国的铁路管理十分粗放,各郡都督们自行其是修建铁路,以至于相邻两郡因为火车轨道宽度不同彼此不能相互连通。而帝国唯一一条由中央牵头修造,连通京畿和东郡的京定铁路正是路远他们北上考试的路线。

这年头坐火车很辛苦。蒸汽机驱动的火车需要不停的加水加煤,找地方错车,还要时刻警惕火车上的小偷,祈祷不要遇上扒火车的响马强盗。虽然每辆客运火车都安排了护卫队,但是大概率是打不过那些来去如风的马贼麻匪的。

护卫队打不过马贼麻匪还可以投降,但是马贼麻匪打不过护卫队……他们就饿死了。

好在这次路程没有出现意外,火车平安的开进了京畿地区京南县的南口站。

京南是帝国四个外县之一,与帝都不到二十里路。下了火车的管家老黄租了一辆马车,三人一起乘坐马车入城。

刚进城,三人就发现帝都城内气氛紧张,街市萧瑟行人匆匆,抓着来复枪的治安官和持有警棍的黑衣巡警四处抓捕张贴爱国标语的学生,也有学生在市民的掩护下,成功溜之大吉。

黑衣巡警是帝都才有的新事物。新历891年,曹中堂深感地方上的治安官制度不足,每个县平均只有十来名配发左轮和来复枪的治安官,就算加上手下的协理治安官、民兵也很难有效管理地方治安,于是提议仿效西方强国,在帝国主要城市以及一等大县组建巡警衙门,负责城市治安。

皇室指派内政协办大臣去西方考察后,同意仿效利国的苏格兰场,在帝都率先试点建立朝阳场以及京畿四县分局,分别管辖五百巡警。

前些日子学子拦车请愿,甚至差点动手打了以文坛圣人自居的李中堂。回到旗舰街官邸的中堂大人大发雷霆,大骂学子不为人子,枉读圣人书,要求东郡兵弹压。东郡兵随便应付了事,李星海只好指派内政大臣出动朝阳场的巡警以及治安官出动。

路远和范子昂到底还是年轻人。路远还好,对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时代略带疏离,虽然同情帝国的遭遇但还不至于对它掏心掏肺。但是范子昂生长于这个时代,对日不落帝国当年的辉煌向往已久,对学子们的愤慨能够感同身受。

每当有学子从马车旁路过,热血少年范子昂都会从马车里探出头,振臂高呼作为声援,路远也凑热闹吆喝几声,吓得一路陪同的男爵府老管家连拉带拽,将两人就近塞进一家酒店。

等老黄向酒店老板仔细打听,路远一行人这才知道帝都最近因为战败乱象频生。

好在动乱没有持续,第二天圣白金宫里就传来旨意,老佛爷以退为进,让小皇帝亲政,并且宣布由小皇帝主持维新。

相关小说:全球通缉游戏世界开拓者都市之黑科技我为王进化:开局成为非洲雄狮洪荒之吞天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