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次元军旗飘扬章节

第十一章 繁重的军校课程(加更)

推荐阅读: 邪恶力量机武风暴红楼之挽天倾混在洪武当咸鱼国民法医仙逆惊悚练习生黄金召唤师铁血残明我是剑仙

也许是新政的一部分,也许只是为了衬托维新气象,朝廷学部破天荒的玩起了西方大书院入学的那一套,给每位少年军校的学员寄了一份入学通知书。

入学通知书所用的纸张精良制作精美,上面不仅写了要求报道的日期以及需要他们自备的物品,还有附带的课程介绍,军部大臣的亲笔签名和嘱托。

“为大英帝国崛起而读书——封和平留。”

嗯,听起来感觉怪怪的。路远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有些想笑。

根据课程介绍,路远所在的海军科和范子昂所在的陆军科第一学年是在一起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也基本都是公共课程。

第一学年首先开始的是两个月的军事训练,熟悉军队生活以及基本内务、军容礼节、队列军纪常识。结束军事训练后,所有学子还要保持每天都要正常出操训练一到两个小时的节奏。

除了出操,学子们主要课程就是学习军制学和军术学。

军制学包括旧军军制和新编陆军军制、步骑炮工编制学、兵学总论、战争原理、军务纪要、饷务论、军械学、军马法、卫生法、军官考核法等内容。军术学则包括军械操作保养、刺枪劈剑、马术等,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军事和身体素养。

除此之外,第一年还要学习天文(气象)、地理、文书、测绘制图、新算学、洋文(其中陆军科学习普国文,海军科学习坚国文)等课程。

第二、三学年,陆军科与海军科会分开教学。

陆军科第二学年仍在少年军校学习,主要科目为击发学和实操学。

击发学主要包括用枪原理、用炮原理、教枪兵击发、教炮兵击发、枪炮兵合用击发。军练学主要包括步、骑、炮、工各兵种操论、观图测绘、就地绘图、兵棋推演、就地讲解兵法、就地布置战法、炮台布置、营垒布置、行军布阵操法、攻守对阵操法、架桥学、通讯学、信号学。

辅助科目上,陆军科继续学习天文(气象)、地理、文书、测绘制图、新算学、洋文的同时,还要新增兵器学、架桥学、军医学。

第三学年,陆军科会结束所有理论课程,全面学习各种实战操作。先在操场进行各种制式教练,再到各教练场演习,最后是野外演习。

演习的难度也由简入繁,实弹射击先在大操场,乘马训练有马场,炮兵训练有炮场,工兵有土木工作业场、架桥作业场,爆破演习则选择不致造成危害的场所。最后进行野外演习,携带帐篷、炊具,在演习地组织生活,科目复杂且环境陌生。

海军科由于特殊情况,必须以轮管驾驶为主,所以第二、三学年改到原北海水师学堂所在的京东县学习,而原北海水师学堂也正式更名为少年军校海军分校。

第二学年,海军科继续进行理论学习,并且开始逐渐接触军舰。主要有船舶学、驾驶学、绘图作业学、力学、轮机学、煤质学、兵器学(含鱼雷学)、信号学、数学(含几何、三角、立体几何、代数、速算)、损管学、推算经纬度等科目。

第三学年,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以及学习情况,将所有学生分为驾驶(指挥)、轮机、炮位击发、修造损管四个方向重点培养,这个时候主要在训练舰上学习。

看着密密麻麻的课程表,路远隐隐有些头疼。原以为这个时空能够避开理工科大学的高等数学、力学这些大坑,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要学习这些东西。

也不知道范有则走通了谁的路子,虽然朝廷在邸报上一再要求不得皇家少年军校报道环节搞顶替,弄虚作假,但是范有则还是顺利让路远和范子昂换了科目。

收拾好行李,流火的八月末,路远和范子昂乘坐火车再次出发北上。

路远看着站台上朝自己挥手的父母,还有流着泪送行的范子涵,心底感慨万千。此去依然是鲜衣怒马的少年,也许归来的时候,就是军界的大人物了。

“爸妈,丫头,保重啊!”

少年军校就坐落于京西县皇族封地——开平地区。

其实在东英谈判刚开始的时候,朝廷就在物色少年军校的校址了。

大英帝国在文官方面,以前是恩赐制度,现在是恩赐与文官考试并行,而武官方面,基本都是由军功贵族直接担任。这些贵族大多将门世家,从祖辈就开始征战沙场,子孙们也跟着先祖不断学习,随时接过父辈的事业。这种制度虽然不能保证上限,但是至少决定下限,不至于让完全不知兵的人上战场指挥。

不过从漫长的殖民地战争到后来的北方战争(与北方游牧民族和东北半岛宇宙国、外岛东岸国长达百年的混战),再到这个世纪长达十年的柳郡农乱和东南之乱,军功贵族死伤无数。没了这些贵族,军队战斗力不断削弱,帝国丢失更多的地盘,失去封地供养的军功贵族更加衰落,就这样不断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在柳郡农乱后,军功贵族体系彻底崩溃,让四个建立兵归将有独立军事体系的贵族军阀崛起了。

就好像现在的东郡兵,哪怕在辽郡和京畿驻守,依然只听从曹家的命令,完全可以称为曹家的私兵。

军功贵族体系崩溃后,为了满足军队中低级军官的培养需要,渐渐开始有了军事学院,尤其是几个相对独立的军头都建立了随军学堂,自行培养军官。这其中以北海水师学堂制度最为严谨,毕竟练海军之人才,以驾驶轮管为根本,没有大量的学习和相应的知识储备,是无法直接在海上驾驭少则数百吨,重则数千吨的大家伙的。

随军学堂的成立加剧了军头独立的倾向,让皇室寝食难安。所以在英东战争失利后,看出这些军头外强中干的皇家决心抛开他们,重新组建新军。

为了控制新军,皇室决心要彻底抛开旧军,重新挑选良家子组建,避免旧势力卷入,另外也要重新培养一批军官,于是就有了少年军校。

根据老佛爷的规划,少年军校的学生由贵族推荐考试才能进入,这样以贵族人数取胜再加上少许作弊手段,皇室能够牢牢掌握军校最多的名额,将新军主要军官控制在皇室手里。同时也能降低旧军头的反抗力度,毕竟他们还是有机会控制一部分新军,不至于彻底边缘化。

至于设立海军科,也是为了加强对海军的控制。

自南海、北海水师成军以后,帝国海军主要岗位均被柳郡人掌握,海军内部抱团排外情绪相当严重。南海水师覆灭后,唯一成军的北海水师总体上又归属于东郡兵体系,只听从曹泽云的指挥。

英东战争北海水师几乎全军覆灭后,破罐子破摔的朝廷干脆撤销了北海水师编制,其他水师及相应的水师学堂也要求停办。不过大英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反对,尤其是地方几位公侯兴办洋务多年,深知海军的重要性,纷纷奏请重建海军。

面对朝野的舆论压力,朝廷酝酿重建海军,而少年军校海军科则是避免海军继续被柳郡人或者东郡兵体系完全控制的重要环节。

虽然只给了少年军校海军科五十个名额,但是朝廷没有信心能够挤出多少金镑用于重建海军。这批精心培养甚至外派出国留学的军官,后续再培养一两批新学员,再加上一些水师老人,应该足够重建水师了。

少年军校除了学员是全国遴选的,对于学生的教习,朝廷相当重视。帝国军部发出通知,要求各郡兵系统中选拔优秀军官担任军校教员,洋人教习请求外事衙门协助出面聘请西方列强现役或者退役军官担任,并且邀请北海水师学堂总教习严重担任学校总办,主抓办学事宜。为了能够顺利协调内外事宜,还安排皇室夏远老亲王担任校长。

军校的校址也是经过精心选择,就位于靠近通河上游的皇族封地京西开平。这里原是一座兵营,经过学部和军事大臣考察后,利用原址以及就近征用邻近土地而兴建。

全校分为本部、大操场和靶场三部分。校本部居中心,占地一百八十余亩。其本部建筑格局为一片气象森严的砖瓦结构的建筑群,有大小教学教室三十九间,大礼堂一座,类似乎联排房的大校宿四座,大饭厅两座,另外还有放置军用气球、沙盘等教学用具的模型室、照相馆、物理化学实验室、军事标本室、绘图测绘室、印刷室、军事图书馆、天文馆等。大操场面积超过八百亩,地势高低不平,甚至还有一个小型湖泊,可以用于各项实地教学,另外还有运动场一个,高十米的校阅台一处;靶场占比超过两百亩,可用于枪械和轻型火炮教习工作,另有放置枪支火药弹药的弹药库一所,教习室一所、兵器研究所一个。

整所军校改造经费超过二十一万金镑,四面有高大的围墙和用于教习使用的壕沟、地堡,南侧墙外有河环护,河两岸古柳成行,而军校大门在南侧,门楼高大,面阔三间,气势雄伟,门楣上悬挂着书有“皇家少年军校”六个大字的横匾。整个军校完全可以看做是一座军备完善的军事城堡。

路远和范子昂下了火车,学着管家老黄租了一辆马车前往京西少年军校。马车的车主约莫是四十来岁的汉子,他打量了一下这两个十来岁的学生,迫不及待的搭话。

“二位是那少年军校的学生?”

相关小说:全球通缉游戏世界开拓者都市之黑科技我为王进化:开局成为非洲雄狮洪荒之吞天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