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次元军旗飘扬章节

第十六章 全重型火炮战列舰

推荐阅读: 邪恶力量机武风暴红楼之挽天倾混在洪武当咸鱼国民法医仙逆惊悚练习生黄金召唤师铁血残明我是剑仙

郑诗涛同样被路远说服了。

一向面瘫腹黑的海军大臣畅想着将只够建造两艘轻型穹甲巡洋舰的特别造舰经费掰开来造三艘甚至四艘低配版的练习巡洋舰这美妙画面,准备在会议结束后要求海军部技术官员尽快提出练习巡洋舰技术指标,然后请海军的老朋友许景澄帮忙找西方几家经常合作的造船厂询价。

他甚至开始盘算如何使用大英海军祖传的造舰经费大师级微操技术去订购路远描述中的完美装甲巡洋舰——如果下一财年海军经费能够恢复到400万金镑的水平,海军完全可以利用一艘主力舰两年左右的造舰周期,将造舰费用均摊到后续三到四个财年:即第一财年支付定金和首付款,第二财年支付中期款项,第三财年或者使用拖欠战术,将部分尾款挪到第四财年支付,或者干脆重新谈判压价(例如南天级巡洋舰原造价168万金镑,因为实在没钱了……实际仅支付164万金镑)。

这种微操技术无论是卑微的海军部还是贫穷的财政部,都已经练就的炉火纯青……

部分海军高层的关注点在“海上破交战”这个新名词上,军制司主官准备让路远介绍一下这个新战术,却被精明的海军协办大臣直接制止了——价值一艘无畏级铁甲舰的新战术,得先小范围讨论再说!

除了刚刚被提出,还没来得及详细讨论的“破交战术”,路远对海军目前发展形势、对敌人的分析和判断令在场的高级军官信服,只是终究有大舰巨炮信徒按耐不住问道:

“我们何时才能看到战列舰?”

无论是兼具训练舰和二线主力舰功能的练习巡洋舰,还是既能海上破交又能作为战列线补充的完美装甲巡洋舰都无法满足大舰巨炮信徒的野心。

话音刚落,会议室内所有大佬目光齐刷刷的聚焦在路远的脸上,期待从路远那里听到好消息。

“这就要提到‘矛与盾’的交锋了。”路远口干舌燥的回答道。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谁还不是个大舰巨炮党,战列舰它不香吗!

同为大舰巨炮信徒的路远内心吐槽了一番,伸手拿过杯子灌下大半杯水,然后在黑板上写出“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八个大字。

“这些年铁甲舰成了海防舰的代名词,逐渐退出舞台,主要原因是战列舰重新粉墨登场。它的第一个特征是‘盾’的继续发展。因为普遍采用硬化装甲,钢板的表面硬度大幅增加,技术工艺不够的穿甲弹头可能在击中的硬化装甲瞬间就破碎掉了。另外在同一强度之下所需的装甲厚度明显减少,设计师可以在舰体侧舷和水平甲板更大范围内增加装甲,增强军舰的防护力。”

“例如我在利国留学期间,东岸海军交流团就曾跟我提过他们第一款战列舰侧舷装甲厚度超过450毫米,而第二款战列舰后续舰的舰体装甲厚度降到了230毫米左右,强度反而还提高了。”

“由于军舰在‘盾’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矛’的进步,因此取代铁甲舰的战列舰通常在舰艏和舰艉安装大口径主炮,能够在一定距离内对身披重甲的对手产生威胁。但是这些大口径主炮有射速慢、命中率差的缺点,所以战列舰上又装备了比主炮口径稍小,但是射速和命中率比主炮要高的二级主炮作为火力补充。”

“这种同时装备两级主炮的战列舰只是基于现有技术条件相互妥协的产物,未来大口径主炮射程会继续增加,炮弹的穿甲性能会更强,海战的交战距离会不断延伸到10公里以上甚至更远。”

“这时候,装备两级主炮的战列舰能够对敌人形成有效投射火力的只有四门主炮,而那些二级主炮将毫无作为,所以一种暂定名称为‘全重型火炮战列舰’的终极武器会出现。”

“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将取消二级主炮,装备统一口径的主炮,在统一指挥下实施集中射击,通过八门及以上同口径主炮实施齐射使得在较远距离上可以达到较好的命中效果。”

“与此同时,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在盾的方面也会继续增强,最终达到矛与盾的平衡。它将采用重点防护和全面防护相结合的方式,用侧舷装甲将整个居住区,弹药库,动力仓全部保护起来,尤其是在动力装置区支撑顶板的甲板侧舷与内侧的倾斜装甲形成的三角区域所设置的煤舱,也会成为侧舷防御结构的一部分。”

终极谜底被揭开了,路远设想中的“未来可期”指的就是全重型火炮战列舰。

路远虽然作弊看过正确答案,能通过正确答案反推过程,不过他前世毕竟不是专业的海军发烧友。路远能猜出来现在还占据优势的“盾”肯定会再次被“矛”重新打破,却不能通过正确答案反推出来升级的“矛”就是被帽穿甲弹,更不知道被帽穿甲弹出现的时间。

路远只能跳过加里波第神教理论,将全重型火炮战列舰,也就是前世的无畏舰丢出来。

所谓的加里波第神教理论,加里波第指的是意呆利国打造的一款火力优秀,防护力和航速适中,以区区七千多吨位实现当时主流万吨装巡配置的完美装甲巡洋舰。整个理论是指在穿甲弹发展出现瓶颈的阶段,只要军舰防护面积足够,152毫米厚度的水线装甲几乎等于无敌。如果东岸或者露国这样的二流海军强国将他们的主力舰全换成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用一票152毫米速射炮堆起来就能虐杀除利国之外的任何对手。

以大英帝国贫弱的家底,路远不敢赌穿甲弹的瓶颈期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毕竟在新的“矛”出现后,加里波第级装巡的地位就会非常尴尬。

相对而言,无畏舰方案则更加稳妥。

在路远前世的记忆中,无畏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过时,也就是说只要大英帝国能装备几艘无畏舰,即便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机遇击败下一个对手,起码也能对敌人保持一定的威慑能力,拖到下一次海军技术飞跃来临。

“十公里的交战距离……这还怎么瞄准?”郑诗涛忍不住质疑道。

从北海水师时代过来的海军大臣印象中,在三公里,不,仅仅只是两公里的距离上使用六分仪及配套公式进行瞄准射击都相当费劲,即便是利国刚刚推广的望远镜式瞄准具,似乎也不能支持十公里的观瞄。

“会有专门的射击用器械进行辅助,例如方位盘、测距仪等等。我在两年前给海军部的方略中提到的需要进行技术追踪的列表里有提到,这时候利国应该已经发明出这些东西了。”

海军大臣郑诗涛没有继续问下去,他突然想到路远两年前就提出对测距仪进行技术追踪的要求,而测距仪早在新历892年的利国海军军舰第一次被应用。因为不了解这项技术的重大意义,被他以经费有限的名义直接取消了……

继建造练习巡洋舰、订购完美装甲巡洋舰、跟进鱼雷和水雷技术、引进北美的技术建造潜艇、海上破交战之后,郑诗涛又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了一条。

他决定开完会就把路远当时提出来的技术追踪要求翻出来,全部执行下去。

“现在的炮塔如此笨重,船体主要装甲防护带又有限。即便是双联装的主炮塔,为了安装八门及以上的主炮仍需通过不断拉长舰体来实现,这样恐怕舰体的强度会出现问题吧。”

有技术官僚指出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在实际建造时会出现的技术难题——这也是路远提出多炮塔神教理论后,海军界至今还未有开工建造动静的主要原因。

“可以使用一种类似于阶梯式的背负式炮塔布局来解决炮塔数量问题,这样对射击不构成障碍,而且对舰体防御也比较非常有利。至于炮塔重量,现在笨重不代表以后还是笨重,硬化装甲的出现能够证明这个趋势。”

“对全重型火炮战列舰战斗力如何评估?与现在的战列舰相比,能形成压倒性优势吗?”

头脑风暴果然如约而至……路远提出的“全重型火炮战列舰”概念并不难接受,只是新名词太多了,许多细节需要仔细体会和琢磨,以至于军政司主官只能按着快要乱成一团浆糊的脑袋,提到了关键问题。

如果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对所谓的旧式战列舰不能形成压倒性优势,海军部似乎不必对它抱有太多的期待。

“一艘全重型火炮战列舰火力是一艘装备两级火炮战列舰的两倍,由此可以断定一艘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实力相当于两艘旧式战列舰。也就是说我们只要花一金镑的钱就能达到两金镑的战斗力,这能为我们节约很多时间和经费,实现弯道超越!”

“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出来后,短时间内不用考虑露国或者东岸海军在这方面的威胁。我提前做了一定的布置,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发展出能用的全重型火炮战列舰。这是我们未来十年最好的机遇,没有抓住的话海军就只能继续蛰伏,等待下一次的技术飞跃!”

相关小说:全球通缉游戏世界开拓者都市之黑科技我为王进化:开局成为非洲雄狮洪荒之吞天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