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携明章节

第二十二章 保卫大凌河(一)

推荐阅读: 将进酒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我投篮实在太准了暗黑系暖婚我的细胞监狱系统逼我做皇帝我在足坛疯狂刷钱首领宰今天也想被咒术师祓除夫人每天都在线打脸宦妃还朝

上一章到,1631年3月10日,黄复华请来年近五十的船老大陈瀛为押运指引,开始了恢复元代海运的征程。

在长达万里的海运线上,水文地理比较复杂,气候变幻莫测,困难险阻不言而喻。但象陈瀛这样的船老大,在几十年的航海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或“凭针路定向行船”,或“夜对紫微星直上”。他们“仰观天象,以卜明晦”,利用风雨雷电和日象对海洋气象和潮汐规律进行预测,并编成了口诀,背颂记诵,内容有“潮汐”、“风信”、“观象”等等,“虽是俗,屡验皆应”。

1631年3月22日清晨,一贯稳重的陈瀛,也有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站在船头极目眺望。常年的海上生活,陈瀛的一张脸被海风吹成了酱紫色。但一双特别明亮的眼睛,闪烁着船老大特有的精光。

这次,黄老爷以五十两白银请自己来领航,还如果成功,他陈瀛的名字就将和前朝的船老大李福四一样,名留青史,万古流传。如今,眼看成功在即,他的心情如何能平静得下来?

所有船上乘员,除了需要坚守岗位的人以外,大家都集中在甲板上,和陈瀛一般,默默地眺望前方。根据陈瀛的经验和黄炜等人描绘的海图,成山头就在前方,也许不到三十海里航程了。

成山头,又称成山角,又名“天尽头”,位于今天的山东省荣成市龙须岛镇,因地处胶东半岛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是南北黄海的交接处,与韩国隔海相望,相距94海里。自古成山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春秋时称“朝舞”,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

成山头海拔高度为200米,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

古时成山头被认为是日神所居之地,据《史记》载,姜太公助周武王平商定天下后,曾经在这里拜日神,迎日出,还修建了日主祠。秦始皇曾两次驾临此地,拜祭日主、求寻长生不老之药,留下了“秦桥遗迹”、“秦代立石”、“射鲛台”、秦丞相李斯手书“天尽头秦东门”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成山头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隋、唐、明、清均有兵事发生。震惊中外的甲午战争之黄海海战,就发生在成山头东10海里外的海面上。北洋水师爱国将领邓世昌就殉难于此。

“看到陆地了!临海处山壁如削,应该就是成山头。”爬到船桅杆上眺望的人忽然激动地喊叫了起来。

不一会儿,大家都看到了远处的景象。陈瀛肯定地了头:“应该就是成山头!”顿时,欢呼声响彻在整个船队的上空。

从此,崇明到成山头,再到辽东的航线就建立起来了。

这一支船队先在成山头附近海域停船靠岸,一起进行休整。之后,在建立起一个临时营地后,一部分人留下来,建立开拓黄老爷的“荣成基地”,其余大部分人,继续前往登州和辽东的航程。

今天的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总面积1392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达到近七十万。荣成属于暖温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2℃左右,年平均日照2600时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左右。

然而,这么一个风光优美,人烟阜盛的地方,此时还没有成为一个县。明初时,这里属文登县地,洪武三十一年,即1398年,才析文登县朝阳都地置成山卫。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才裁卫置荣成县,因境内荣山、成山二山首字而得名,隶属于山东省登州府。

黄复华决定把这里建设成支援辽东和发展势力的大陆“农村”根据地,海运的重要中转港口。毕竟,这里只有一个腐烂的成山卫而已,自己完全可以和平地建基立业。从统治薄弱的两不管地带开始扩充势力,加上白花花的银子,黑洞洞的炮口,足以让成山卫和文登县的下属官吏对此事在开始的时候视而不见,保持缄默。

1631年6月1日清晨,已经成军近两个月的一连黄家护卫队,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在乡亲们的夹道欢送下,前往码头。到了码头后,他们将在水军的护送下,前往已初具模样的“荣成基地”。在那里,他们将继续进行训练,然后前往辽东和满州鞑子作战。

夹道相送的乡亲们,议论纷纷。

“看这气势,真真的是不得了!”

“听要先去山东,然后还要去辽东打满州鞑子呢!”

“这黄老爷生意做得好好的,还有坚船利炮,跑到海上做生意也没人敢欺负,干吗要跑去惹鞑子呢?八竿子打不着啊。”

“这位兄弟,你这段日子是不是不在这边,没上夜校啊?”

“夜校啊?没听,刚过正月十五我就出远门了,前两天才刚回来。到底怎么回事,你给我聊聊?”

“这夜校啊,正月刚过完,黄老爷就在这附近的五个村子都办了一个。每个想认字的人都可以去,不收钱,是有什么(教)无什么(类)的。由黄老爷带过的学徒教大家每天认字,从一天一个开始,一直到每天三个字。都是一些天地人,一二三,十百千,分钱两这些大家能用上的字。我就去了,一天也没拉下,现在我都会写了二十多个了呢。”

“这近来啊,夜校里就老跟大家,为什么黄老爷和我们要跟鞑子对上。你知道前朝是蒙古人当皇上吧?哎,那个时候啊,我们汉人还是最低贱的一等人。据,新媳妇都要先让蒙古老爷先睡。这鞑子吧,跟蒙古人,还有倭寇一样凶残,把我们不当人看。鞑子他们在北边关外闹腾。原来京城的人跟我们一样,认为这是在关外,离得老远了,和自己有屁个关系。结果,前些年,鞑子就打进来了,京师和山东那边死了好多好多的人。黄老爷了,现在不帮着辽东人打鞑子,改天鞑子也会打到这江南来。到时候,就没人帮我们了。那时侯,我们就要和现在辽东的汉人一样,被逼着剃头,脑后面再留根猪尾巴一样的辫子,和鞑子一般丑模样。所以,黄老爷了,帮他们就是帮自己。”

“什么,剃头留辫子,那太可怕了。黄老爷的对,有道理啊。”

------------------------------------------------------------------------------------------------------------------

大凌河城,在今天的凌海市,古时候凌海市叫锦县。大凌河城在大凌河的西边,凌河的东边,离锦州不到四十里,是屏蔽锦州的重要防线。明代时,这里称大凌河中左千户所,属锦州守备管辖。明宣德三年建城,周围三里十二步,阔一丈。嘉靖四十二年,巡抚王之浩重修,筑高二丈五尺,门一四角更房各一。

如果大凌河能够修得像宁远城一样,就等于在山海关前又多了一道雄关。明军如果要巩固辽东,就极有必要修筑此城。而后金方面,要想攻伐明朝,也就必拆此城。从袁崇焕时期起,双方对大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已是两建两拆。

老臣孙承宗临危受命,不负崇祯皇帝所托,收复了永平四城,并于崇祯四年正月,以古稀之年再次挂帅,总督关外军务,并按照既定方针抢第三次抢筑大凌河。而这次抢修大凌河的任务,就落在了祖大寿的头上。

祖大寿,生于1579年,字复宇,明末清初宁远(今辽宁兴城)人。祖家世代为辽东望族,祖大寿是吴三桂的亲舅舅。

祖大寿开始时是大明的靖东营游击。天启初,广宁巡抚王化贞很重用他,祖大寿任中军游击。后来,广宁城被攻破,祖大寿率领部队逃到了明末著名的觉华岛。天启二年,大学士孙承宗督师,让祖大寿辅佐参将金冠守岛。天启三年时,祖大寿主持修筑宁远城。到了六年正月,努尔哈赤攻打宁远,大寿佐袁崇焕领着祖大寿等人守城,大败后金军,祖大寿因功升任副总兵。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率军再攻宁远,祖大寿与猛将满桂率兵驻城外为犄角,与清兵激战,六月,清军败走,史称“宁锦大捷”。

到了崇祯元年,即公元1628年,朝廷以袁崇焕督师辽东。六月,祖大寿升为辽东前锋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驻守锦州。后来,皇太极意识到锦州防线一时难以突破,率领清军千里饶路蒙古南下,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祖大寿又跟从袁崇焕入卫京师。

后来,崇祯将袁崇焕下狱,祖大寿就率领部下毁了山海关回到辽东,震惊朝野。崇祯皇帝命令袁崇焕以书招之,老上级孙承宗也派人安抚。祖大寿为了能建立战功,换回袁崇焕不死,又杀回关内,连克永平、迁安、滦洲等地。

在辽东将领中,祖大寿是营救袁崇焕最用力的一员,曾经请求削职为民,以自己的官阶赠荫和军功换取袁督师的性命。但明朝最终还是在崇祯三年的农历八月,杀了袁崇焕。祖大寿回到了辽东后,从此十分心,从不只身离开军营,生怕叫东厂的人给抓了去杀头。

相关小说:守望深渊国舅大人你别愁弄潮翻云妹控的网游之路千金盛宠:便宜老婆太嚣张回到过去当导演夜黑情高末世传奇强者御史墓鉴生化病毒在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