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都市正义无愧章节

第十七章:患难真情

推荐阅读: 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我投篮实在太准了首领宰今天也想被咒术师祓除宦妃还朝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系统逼我做皇帝夫人每天都在线打脸将进酒暗黑系暖婚我的细胞监狱

溪流乡党政办公室里,陈德新主持会议:“今天我们溪流乡举行党政联席会议,专题讨论如何落实农村低保对象的问题。下面请张有庆乡长具体介绍情况。”

张有庆:“最近几年上级下拨的低保指标,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和经济状况,乡政府如数分别下发指标到各村。各村在给村民小组分配名额中,却预留大量机动指标。于是,遭遇天灾人祸的农户,一日三餐没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特困村民没有得到照顾,却有个别富裕村民无由头地获得低保照顾。”

陈德新:“国家温暖民心的好政策,在个别干部手里变成特权,变成权钱交易筹码。此种歪风邪气不予纠正,老百姓会骂我们乡村干部的。”

潘正旺:“如果确有特殊困难农户,叫他们写申请啊。我们再具体调查,确认报批不就得了吗。”

陈德新:“说得倒是简单。很多农户家里连个写申请的人都没有。”

潘正旺:“溪流乡的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吗?”

张有庆:“九年义务教育倒是普及了,不过识字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

陈德新:“溪流乡三十五个村,乡政府如果把低保分配权集中在手里,保证每天都有几十百把村民站满乡政府大院要低保。看谁能应酬过来。”

潘正旺:“把低保分配权下放村里不合理,集中起来又嫌麻烦,干脆把指标退回县里省心省事。”

张有庆:“把指标退回县里,老百姓不啃掉你的耳朵才怪。”

潘正旺:“那怎么办呢?”

陈德新:“你们正副两个乡长,明天任选择一个村做试点,给大家找个让村民满意的落实低保对象的办法。”

潘正旺:“我刚来不熟悉乡情,这得看张乡长的了。”

张有庆:“我们还是选择原来包村的青山村吧。”

青山村重晶石采石场招待所门前场地上,张有庆抱拳环视一周:“各位乡亲们,大家上午好。”

汪老板:“请问这位是?”

张有庆指着身边的潘正旺:“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市里下派溪流乡指导工作的挂职副乡长潘正旺同志。”

潘正旺向四周村民点头:“各位乡亲们,大家好。”

汪老板:“请问今天村民会议的议题是?”

张有庆:“我们两个乡长,选择青山村做试点,给全溪流乡找个让村民满意的落实低保对象的办法。”

汪老板:“因为书记兼主任仍然外出做房地产老板去了。我表弟对污蔑受贿撤诉,我受大家信任,组织上的挽救,临时代理青山村委会副主任。 如果需要介绍经验,我可以抽空做专题汇报,我们青山村是如何落实让村民满意的低保对象的。”

潘正旺:“你们青山村已经落实让村民满意的低保对象了?”

汪老板点头:“是的,我们已经做到让村民满意了。”

不远处传来敲打铜盆铜盘的声音。

敲打铜盆铜盘的声音由远而近,由小变大。

潘正旺:“这是什么声音?”

汪老板:“有村民家里庆祝喜事。”

敲打铜盆铜盘的声音来到采石场招待所门前场地边上。

敲打铜盆铜盘的是三人,周围附和着五六个人。

他们停止敲打铜盆铜盘,振臂高呼:“我们要低保!我们要公平!”

张有庆:“汪副主任,这是怎么回事?”

潘正旺:“你不是说已经做到让村民满意了吗?”

汪老板:“吃饭也有个别谷粒的啊。谁能保证百分之百满意的?”

张有庆:“你们几位大叔老哥们,请先回家休息吧。我们赶过来就是为了解决低保公平问题的。”

汪老板大声地:“散会!”

青山村村委办公室里,张有庆:“你们几位大叔老哥们,今天就先请你们提个怎样保证低保对象公平的方法。”

汪老板:“上访专业户夏福来,你就先说吧。他们几个都是跟在你屁股后头起哄来的。”

夏福来:“汪副主任,你完全是凭个人印象来确定低保名单的。我在你的印象中是十恶不赦吧。我的大腿是在抢险公家水泵摔伤残疾的。多年来几届村委干部不给我兑现补助,让谁都会上告。”

潘正旺:“别扯远了,打破锅说锅,打破碗说碗。”

夏福来:“我看你这老潘也是个官僚,没有张有庆那么亲近百姓。”

张有庆:“好吧,继续说下去。”

夏福来:“书归正传。要想保证低保对象公平的方法,我建议村委会按照人口比例把指标分配到各个村民小组,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搞投票选举。人家村民小组内部的百姓互相知根知底。”

潘正旺:“可是,如果,打个比方说吧,你在村民小组里如果是孤名独姓,没有人脉关系,本来依照家庭和身体状况应该照顾,可是没人给你投票,落选了你有没有意见?”

夏福来:“你说的那种情况确实有的,但会很少出现。如果真是这样做还是落选了,我保证没有意见的。”

汪老板:“老上访,此话当真?”

夏福来:“可以签字画押。还是那句老话,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张有庆:“好吧,我们明天傍晚就在青山村一组搞个投票试点吧。”

潘正旺:“低保也搞投票选举,新鲜事。”

夏福来:“享受低保不光是几百块钱的事情,主要是住院看病有优惠。”

溪流乡党政办公室开会,张有庆汇报:“我们今天傍晚在青山村一组搞个落实低保对象的投票试点。您看可以吗?”

陈德新:“只要能够做到基本公平正义,我认为可以搞个试点,经验成熟了,全乡推广。”

潘正旺:“我看玄乎。那个老上访夏福来如果评上了皆大欢喜,否则,他又要闹个天翻地覆。”

张有庆:“他都表态可以签字画押了。”

陈德新:“能让百姓服气的,只能这样作了。”

张有庆:“我们真的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潘正旺:“为了确保选举顺利成功,维护稳定局面,请陈书记通知派出所去几个警力维持秩序吧。”

张有庆:“潘副乡长,你咋那么害怕群众呢?人家都是通情达理的。”

陈德新:“派出所警力就不必了,多去几个乡村干部现场总结经验倒是必要的。”

傍晚,青山村一组商店门前场地上。

汪老板:“请大家安静了。今天晚上在一组召开村

民小组会议,主要议程就是选举产生低保对象。今年比去年增加了指标,村里按照人口比例分配,给一组分配了新的年度低保指标八个人。一定要优先照顾遭遇天灾人祸,伤残重病的村民。下面请张乡长潘副乡长讲话。”

张有庆:“刚才汪副主任已经讲了选举要求,我们就不多讲了。为了节约大家的休息时间,开始分发选票吧。选票上的十个预选名单,是已经提出低保申请的对象,但是名额有限,只能落实八个。”

汪老板让夏福来帮助分发选票。

村民们依次来到商店柜台前面打钩。

潘正旺端着纸盒票箱收集选票。

汪老板随意点了几个村民监票唱票计票。

夏福来站在唱票人后面监票。

计票结果出来。

汪老板公布选票结果。

潘正旺:“夏福来,看来你这回真的落选了,怎么办?”

夏福来:“我的伤残问题本来就不应该占用低保指标。应该由村里另行列支。”

张有庆:“你感觉选票结果公平吗?”

夏福来:“这次选举结果还是公平正义的。”

潘正旺:“为什么?”

夏福来:“你看这吧,孤名独姓的老单身汉聋哑人选上了,没有人脉关系的老憨头也选上了,其他的也都是重病伤残老病号。这结果我认了。”

溪流乡党政办公室里,陈德新总结:“能让百姓服气的青山村一组落实低保对象的投票试点,特别是老上访夏福来的感言,更是让人心服口服。”

杨君臣:“我的总结材料题目就是,老上访终于心服口服。”

张有庆:“为啥事心服口服?为什么能够心服口服,就是中心内容了。”

潘正旺:“如果需要电视台过来采访,我只是一个电话的事。”

陈德新:“让老百姓满意我们的工作,那是份内的正经事,不要搞得那么张扬。”

夏福来赶来:“这么快就要总结经验了?”

张有庆:“是啊,马上可以在全乡推广。当然少不了你的大力支持,这个好主意还是你出的点子呢。”

夏福来:“想在全溪流乡推广我们青山村一组的投票经验,还得问我同意不。”

潘正旺:“这是组织决策的正确性所在。”

张有庆:“我们组织决策的正确性,来自于群众首创精神实践性。”

陈德新:“你赶过来有何意见?”

夏福来:“请你们出面帮我解决大腿因公伤残的补贴。”

张有庆:“你放心吧,最近几天我们过来找村委协商解决。”

夏福来:“老百姓有事,还是找张有庆实在。”

夜晚,政府大院家属宿舍搂里面传出男女争吵声音。

男人:“一个堂堂机关干部竟然不如一个临时工代理。”

女人:“你呢?你跟得上人家张有庆吗?”

男人:“我是初来乍到,不熟悉情况而已。不是能力问题。”

女人:“当初嫁给你这窝囊废,生成倒霉一辈子。”

男人:“如果不是你死搅蛮缠,我娶到老同学,现在省城里起码也是个正厅了。”

女人呜咽起来:“就怨你的老妈子,托付旁人提亲,我才认识你的。”

李小莉拍打门板:“余主任开门!潘乡长开门吧!”

潘正旺:“你是谁?我们能够随便开门吗?”

李小莉:“我是李小莉。”

潘正旺:“李小莉是谁?”

余贤慧打开房间大门:“你怎么来了?”

李小莉:“我在大院门口商店里就听见你们吵架。深更半夜里吵啥架呢?”

潘正旺:“她叫喊肚子疼,乡镇卫生院又检查不出来什么问题。乡政府司机又请假走了。等到天亮再到县城看医生能死人吗?更年期提前了吧。”

李小莉:“余主任现在还疼吗?”

余贤慧点头:“现在还疼。”

李小莉:“我叫张有庆开车去县医院看看。”

潘正旺:“张有庆开车有驾照吗?有几年驾驶经验?他能保证绝对安全吗?我们可都是国家正式编制干部啊。”

李小莉:“放心吧,没事的。他夜晚开车来回县城好多次了。”

潘正旺拿出纸笔:“那么请你给我签字,绝对保障人身安全才行。”

余贤慧夺过纸笔沙沙写上几个字:“我自己负责好了。”

李小莉也接过纸笔写上自己名字:“潘乡长总该放心了吧。”

张有庆来到车库里,从保管员手里拿到钥匙。

张有庆发动汽车开出车库,停在家属楼下面。

李小莉搀扶着余贤慧坐进车里。

李小莉和潘正旺也坐进车里。

李小莉:“晚上开车小心点,我和余主任都签了安全责任状的。”

张有庆:“小菜一碟!”

小车打开大灯,驶出大院。

李小莉和潘正旺两边搀扶着余贤慧进入急救室。

医生开单:“抽血化验。”

李小莉和潘正旺两边搀扶着余贤慧进入化验室。

医生抽血。

张有庆跑上跑下交钱。

余贤慧:“你看人家张乡长,多么关心体贴人。”

潘正旺微笑:“表现确实不错,值得表扬。”

余贤慧:“你说话什么口气?人家张乡长是你部下吗?今天我总算看透你了。好像人家对咱们好,那是应该的。”

李小莉和潘正旺两边搀扶着余贤慧返回急救室。

张有庆送来化验单。

主治医生看过化验单:“肝脏肾脏都有问题,幸亏来得及时。得住院治疗观察,如果情况不能好转,还得转院。”

潘正旺:“那么严重?可得实事求是啊。”

主治医生:“谁跟你开玩笑不成?马上交费,安排住院。”

张有庆:“手头现金不够。”

余贤慧:“我给弟弟打电话,马上转账过来。”

次日早上,陈德新书记急匆匆地走进茶馆。

李小莉:“老陈叔,您好。”

陈德新一脸苦笑。

李小莉:“陈叔笑啥呢?”

陈德新高兴地点头:“我还真得感谢你啊,人家半夜吵架警觉了你,不然,熬到天亮,余主任就有生命危险了,我们乡政府可担当不起啊。人家来的时候,我们都当着组织部领导的面表态,尽力照顾好他俩的生

活和身体。”

李小莉:“大家都是一个大院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互相之间有难处照料一下,也是应该的。”

陈德新点头:“说得好!”

李小莉:“所以,陈叔的表扬也没必要。”

陈德新微笑:“你以为我光是为了表扬你?”

李小莉:“还会怎么样?”

陈德新:“我是要你做好思想准备的。”

李小莉:“做好什么思想准备?派我专门照顾余主任?”

陈德新摇头:“不是。余主任马上就要转到市中心医院了。领导准备让她出院后返回市妇联机关工作。我们溪流乡又没妇联主任了。你说怎么办?”

李小莉:“再找个代理主任呗!”

陈德新:“就是这个意思呢。”

李小莉:“反正我是不想再代了。”

陈德新转身离开:“你不想代也行,帮我找个人代吧。这次还不知代到猴年马月。”

张有庆家里,一家三口人围着饭桌吃饭。

张有庆不停地给李小莉夹菜。

王阿姨看着高兴。

李小莉:“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张有庆:“你现在得加强营养了。”

李小莉:“真心话吗?”

王阿姨:“还得多吃苹果。”

李小莉:“苹果我吃得多的。我知道张有庆有话要说的。”

张有庆:“多吃苹果,孩子长得结实好看。”

李小莉:“还有呢?”

张有庆给老娘使着眼色。

王阿姨站起来离开饭桌:“还有啥子需要瞒着我?”

张有庆:“娘子,你就再代着吧。”

李小莉:“我再代着,挺着大肚子做人家计划生育工作,人家嘴边就说,你流产我就流产。”

张有庆:“人家那是超生,我们这是头一胎。计划生育也不是不要孩子啊。你怕啥?”

李小莉:“挺着大肚子到处跑来跑去也不方便。”

张有庆:“到七八个月时候就暂停下来休息。”

李小莉:“假如有紧急任务怎么办?”

张有庆:“我想法搞定。”

李小莉:“那就试试看吧。”

溪流乡党政办公室里,张有庆正在伏案办公。

门口有人敲打门边。

张有庆抬起头来:“幺爷,您怎么来了?”

幺爷:“我到大院门口商店茶馆没有找到小莉,就到这儿找你了。”

张有庆:“她可能下到哪个村里去了。找小莉有事吗?”

幺爷:“我家小强准备后天结婚了,多亏小莉在幕后操作给力。”

张有庆:“幺爷说话真逗趣。好的,您把请帖交给我,后天一定回来恭喜小幺叔。”

幺爷:“还有一件事,得请小莉帮忙。”

张有庆:“什么事?”

幺爷:“准生证的事。”

张有庆:“按照政策办。好说的。”

幺爷递上大红请帖给张有庆。

幺爷转身走出办公室。

源泉村温泉山庄,李小莉从车上下来。

幺爷下车招呼客人们:“我们的喜宴预定的3号大厅。”

刘娟带领职员们夹道欢迎客人们。

游长江戴着墨镜,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

刘娟:“游总您好。”

游长江给大家打着招呼。

李小莉主动上前和游长江握手:“游叔叔您好。”

游长江:“真的佩服你的眼光啊。我当初就欣赏张有庆是一支潜力股,让你这小丫头掌握了红利趋势。”

李小莉:“张有庆可是你的徒弟啊。”

游长江:“现在我真的看穿世道了,渐渐地,德比才更重要。”

李小莉:“请问游叔叔现在哪里高就?”

游长江:“什么高就?混碗饭吃而已。就在小强打工的公司里帮忙。”

张小强奔了过来:“游副总,请您入席。”

李小莉:“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啊。”

青山村委会办公室内,张有庆打趣道:“你的外号叫做老上访,真实姓名是夏福来吗?”

夏福来:“我还在你的商店里睡过两夜觉的,记得吗?”

张有庆:“我当然记得。感觉叫你老上访的人多,没人叫你夏福来了。”

夏福来:“说来话长。我的真实姓名应该叫做夏伏来,夏天三伏天生出来的。后来人们口头圆成了下不来。好像不好惹的意思。再后来抗洪抢险抬水泵砸伤大腿求补助不成,一再上访,就成老上访,真名没人叫了。为了求福,就改成夏福来了。”

张有庆:“你有何具体要求?”

夏福来:“要求不高,按照村民劳力年平收入给我补贴。”

张有庆:“汪老板意见呢?”

汪老板:“老上访出事时候我不是村干部,据说,当时水泵不必要抬起来,那么重也冲不走。也没人安排你抬,何必充能呢?村民代表愿意给你补贴,我老汪没意见,又不要我私人掏腰包。”

张有庆:“我的意见是老夏少要点,老汪做工作多给点。按照你的要求给一半怎么样?”

夏福来:“那得每年元旦节兑现上年的。”

汪老板:“还得说服村民代表们。”

张有庆:“这事就到此为止,都不要再闹了。”

张有庆家里,李长庚发问:“有庆,任职乡长以来感受怎么样?”

张有庆:“千头万绪,杂七杂八,真的难缠。”

李长庚:“抓住主线,纲举目张。”

李小莉:“老爸还有绝招没有全部传给有庆呢。”

李长庚:“有庆已经掌握绝招了,任何地方任何时候,抓住牛鼻子就是了。比方说,在青山村,你把那个老上访夏福来抓住了,其他的人和事都好办了。”

张有庆:“渐渐有那种体会了。”

李小莉:“时代不同了,过去老方法也不管用了。比方说,我现在代理的妇联主任,就比老娘那个时代的妇联主任不好做了。”

张有庆:“时代不同了,还是有共性规律的。”

张有庆的手机响了。

张有庆接听电话:“什么时候?你们先稳住局面,我马上赶到。”

李小莉:“都快半夜了,还去哪里?”

张有庆:“我得马上赶到仙女庙村去处理突发事件。”

相关小说:我在群里做仙尊遇见小懒西游之悟空会穿越武侠真谛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牧场小农女葬天策定九行妖帝至尊之邪妃太嚣张扶摇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