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次元春秋学院章节

第三百二十三章 六艺

推荐阅读: 我投篮实在太准了暗黑系暖婚夫人每天都在线打脸我的细胞监狱宦妃还朝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将进酒系统逼我做皇帝我在足坛疯狂刷钱首领宰今天也想被咒术师祓除

惠施没了来参加春秋大比的机会,似乎少了一次扬名立万的机会,但惠施并没有多少沮丧,虽然不能参加的有些遗憾,但他觉得自己接下去要做的事绝对不比这个春秋大比差上多少,毕竟那可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大事件啊。

蒹葭城内的张时鼎,他在周御书院的学生都参加这最后的春秋大比后,他也就向周御书院递交了辞呈,准备离开周御书院,只是周御书院迟迟没有批复下来,心急的张时鼎也干脆自己收拾好行囊离开蒹葭城。

整个周御书院的学生都毕业了,全走了,他还留着干嘛?

本来周御书院是不会轻易放任张时鼎轻易离开的,但是因为现在正是春秋大比的时候,所有的侍卫都被调派了出去,使得周御书院的防守极为松懈,张时鼎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离开了这里。

走之前,他还有些感慨道:“这一届的学生是我带过的最厉害的一届了,各个的实力都那么不俗,已经远远超越了我,尤其是这最后的一个月来,根本就不是我守护他们,按照修为来说,应该是他们保护我才对。”

蒹葭城至此就再也没有任何一人。

...

沙场这边的状况看似紧张凶险,其实结局已经尘埃落定,能打的人他们早就打了,现在留下的都是难以对付的,不能轻举妄动的那种。

韩学院全军覆没后,一些规模稍微小一点的学院也都遭遇了不行,而周御书院竟然还不停地缩小决赛圈子,让剩余的那些人们继续挤在一块地方。

庄休也因此得见了招贤馆的施岚青,只是施岚青眼神闪躲,似乎不愿意和他对视。

庄休见状也知趣地没有凑上前去,他觉得两人间的误会他找一个其他时间再单独聊聊比较好。

施岚青身边站着不多的修士,大部分庄休是不认识的,只有那个杜佩,庄休还知道一些,但瞧见他站在施岚青的身边终究有些不爽。

又有几人打了起来,大致分出个胜负后,最后剩下的人数终于满足了进入下一关时需要的人数。

周御书院撤去阵法,身边的山水丛林统统消失不见,一片黄色的沙漠重新出现在他们面前。

周御书院让这数十修士回去休息,养精蓄锐准备参加这最后的比试。

都是真刀真枪地硬碰硬,这个关卡也就是那些智囊们的止步之战了。

先前的两轮比试,给智囊发挥的机会不算大,但也不算小,有不少被人认为是软柿子的智囊们已经被淘汰,现在留下的智囊们就是淘沙后淘出的金子。

毕竟没有武力的羊混入狼群中,并且存活下来,这本事不就是一个逆天的本领吗?

而且对于智囊来说,保住自己的性命,躲在帷幕后运筹帷幄才是他们需要做的事,只有武力一事,还是交给其他的武夫们吧。

在这两日的休息中,各大学院都对自己的学

院的学生再三叮嘱,若是有相中的智囊们,他们会要求本院的学生去拉拢这智囊,愿意将提前就开好的优渥条件告诉智囊,不管愿不愿意,反正橄榄枝是跑了,况且对于稷下学宫和楚学院这样并不缺人、财的学生来说,他们真不相信其他门的学院能够再开出这么后的条件了。

所以他们担心的仅仅是那么一两家对手学院而已,甚至是周御书院他们也没有放在眼里,因为这他们很清楚周御书院现在的财力状况,一直都是入不敷出,加上之前的一系列事情,国家的国库已经空虚,不可能开出太好的条件,就算开出真的开出了,也一定是个空头胡说的,根本不可能视线。

稷下学宫和楚学院的使者们在休息的时间里就开始走访安排,因为智囊们的修为也很是一般,也没打算战斗,所以不用担心又这些络绎不绝的使者们会影响洛他们休息。

智囊们现在反倒是觉得自己待价而沽,为将来的自己挑选一个明智的君主服侍。

拜访的一开始,智囊们表现的都挺冷淡,主要看两家使者的态度,他们深谙“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要是使者的态度都糟糕得不行,一脸的傲慢,他们肯定是不愿意去的。

他们是去用自己的学识来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可不是用来勾心斗角,结党营私的。

所以智囊有时会刻意刁难一下他们,或是设下谜题旁敲侧击使者对自己学院的态度。

一臣不事二君在,这毕竟是他们的终生大事,容不得他们不在意,不注重。

要是明珠暗投,再想要转到其他的好一点学院或是其他地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半路出家的投入别人学院的,就好像是再婚的妇人与新嫁的姑娘,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待遇可不小呢。

不过在最后的一点时间里,智囊们也渐渐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花枝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他们也不能错过了这个机遇。

不过在最后的时候,还是杀出了想要截取果实的贼人,他们就是招贤馆的使者们。

招贤馆不知为何并没有派公孙鞅出来比试,是秦馆主担心这途中公孙鞅惨遭甘杜两家的毒手,还是另有原因,是因为那即将开战的军队需要管理?

没人知晓这原因,但单从公孙鞅自己的角度来看,一个谋臣能够让自己的主上完全信任自己,将国家大事都交由到自己的手上,这对于谋臣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满意的呢?

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就已经是一个谋臣最大的荣誉了,夸张点说就是可以死而无憾了。

公孙鞅再来参加这个吃苦不讨好的春秋大比似乎真的没有什么意思,还远远不如他自己留守在招贤馆,兢兢业业做自己的事。

从他的经历来看,参加春秋大比的这些人们对他而言都是孩子,他们的一生几乎风平浪静,没有经受过什么大风大浪,而公孙鞅从周御书院逼死他父亲,夺走褒姒,还有来招贤

馆后的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生死一线的刺杀,推行新政的困难艰险,这一切的经历早就打磨地让公孙鞅失去了与孩子们争夺名次的欲望。

当然,也不能排除春秋大陆上还有没有其他的什么生性豁达的大人物没有来参加这春秋大比,就算那人最后成圣,也都是像鬼谷子那样的隐圣,对人间造化没有直接的,或太大的影响,可他们只要一出手,就足以让这大陆改变一些东西。

反正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亘古长存。

...

周御书院给定的休息时间过去,比试也开始了。

这次的比试内容很古老,就是所有修士按照自己所修行的六艺站到自己所属的那处地方,然后从同一艺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人,最后一战斗便是六艺最顶尖的人互相战斗,给六艺定一个排位顺序。

这古老的战斗方式说公平也公平,说不公平也不公平,像是礼乐御射书数,前三者的人加起来是后三者几倍不止,他们需要经历的战斗场数也增加不少,竞争可谓激烈,而后三者中,尤其是“书数”二艺,他们这两艺中的人寥寥无几,甚至全部站一起也都能一目了然这人数,每人最多战斗两场就已经差不多了。

这是他们两艺占优的地方,但等到最后的六艺之战,他们“书数”两艺就占了不利的地位,他们这两艺根本就不擅长战斗,像是礼艺、御艺,这两个术法、兵器战力著称的艺种,正要正面碰撞上了,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就会落败。

就是墨家那样的数艺精锐也不大行,在低境界的时候,他们能够借助器械的坚硬为自己提升防御或是攻击,那些低境界的修士也都不容易闪躲,所以他们还能横行一时。

但到了现在君境,甚至子境,器械最后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这人间所有的形态中,人在攻击、防御、敏捷等属性上都不是最优秀的,但却是最平衡的。

而墨家最理想,最厉害的机器也就是人形兵甲,可这人形兵甲再怎么像人,也没办法做到和真人比肩的程度,因此墨家的兵甲在君境之后就会转入两个前进的方向。

一个是以数量取胜的军队战术,通过兵甲巨额的数量来消耗敌人,趁敌人体力不支时一举击败他;还有一种就是走高端路线,尽可能地强化同一墨家兵甲,让这一具兵甲就拥有超凡不俗的战力,以此来镇压敌方修士。

前者的方法比较简单,制作起来也容易,只是数量的堆砌而已,只是能对付的修士有很大的局限性,超过君境的修士,可能随手的一个术法,这些兵甲都不够他们破坏。

后者的能对付君境,甚至子境的修士,但需要的墨家造诣极深,而且还需要相应的材料来制作,不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切都是空谈。

周御书院公输家和墨家两只胖子就是分别走了这一前一后两条路子。

相关小说:神明偏爱于你超极品纨绔少年高飞全球领主时代全球迈入领主时代极品店小二误长生转世为狐秦深的客栈鬼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