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刺杀斯大林1939章节

第三十八章 德国参与刺杀斯大林的基本背景

推荐阅读: 夫人每天都在线打脸将进酒首领宰今天也想被咒术师祓除我的细胞监狱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宦妃还朝暗黑系暖婚系统逼我做皇帝我在足坛疯狂刷钱我投篮实在太准了

第三十八章 德国参与刺杀斯大林的基本背景

自从1920年苏波战争结束后,苏联开始实行全面的新经济政策,以求尽快恢复战争创伤。尽管在这一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但总体来说,这个政策是切合苏联这个农民占多数国家实际的,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市场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得以改善。

从2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新的领导人斯大林认为国家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完成,国家应该开始把工作重心转向实行大规模的工业化。

与此同时,军队现代化的任务也被提了出来。苏联在发展国防力量时,为自己规定的战略目标是同资本主义世界展开竞赛,并要取得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绝对优势。

首先是加强国防与军队的建设。

苏联的前身俄国是一个军事传统大国,整个19世纪,俄国的常备军事力量一直是全欧洲规模最大的,俄国的军费开支也非常大,除了正常拨款外,还有“特别拨款”。据统计,到1913年,平均一个俄国人的收入用于当年防务部分高于英国平均负担的50%,虽然当时俄国人均收入仅相当于英国的27%。

1918年2月23日,在十月革命胜利短短几个月后,就开始组建常备军队苏联红军。

当年10月,由于面临国外干涉以及国内内战,列宁提出了建立300万军队的任务,预计到1920年1月完成。实际上到国内战争结束时,苏联红军已经发展到了550万人。

进入新经济政策后,在列宁的思想指导下,苏联很快转入和平建设,军队规模迅速缩小到56万人。但是,苏联许多党和军队领导人并没有放弃世界革命的思想,而这一思想在苏联军队建设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国内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许多军队领导人,认为未来两种制度冲突不可避免,评价战争的性质和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时,从世界革命和输出革命的思想出发,苏联红军的首要任务是保卫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此基础上扩大社会主义的阵地。

这一论点,一直左右着当时苏联的战略,列宁也同样存在类似想法。

列宁逝世后,在新的领导人斯大林的意识中,加强军队建设和发展国防力量,既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对苏联的武装干涉,也是为了推进世界革命。

斯大林明确的说过:“当我们周围的国家里发生纠纷的时候,我们军队的问题,我们军队的实力问题和他的战斗准备问题就一定成为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我们的旗帜依然是和平的旗帜。但是,战争如果一旦爆发,我们就不应该坐着不动。我们必须行动,但是,我们是最后行动。我们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决定的砝码,把能够举足轻重的砝码放在天平盘上。”

二战前夕苏联的行为和军队部署很明显的反应了斯大林这一战略意图。

其次是加强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措施。

在苏联国内战争结束的最初几年,苏联红军还是重点在于改进原有武器装备并同时进行新装备的设计。

在这个时期,苏联研制的主要军事装备有1927式76毫米加农炮、MC-1坦克、P-5侦察机、ТБ-1重型轰炸机、“Д”十二月党人级潜艇等。

有了理论的指导,从20年代中后期开始,苏联军力逐步增长。当然,苏联增强军事实力的目标还是受到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比如整个20年代末苏军只生产了30辆MC-1坦克,生产缓慢主要原因是缺少生产轴承和电器设备元件的工厂以及部分设备有赖进口。

1927年6月16日,红军参谋部提交了5年发展计划,计划并没有追求军事战略优势,首要措施包括:增加一定数量的步兵师,尽可能增加空军,增加野战火炮与重炮的生产,加强空防组织,加强部分技术装备生产,如化学与坦克武器、通讯装备,加强海岸防御等。5年内投资42.6亿卢布,大部分用于军事工业的订货。

1928年12月20日,劳动与国防委员会通过了军事机关拟定的战时工业动员计划,建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不迟于1930年7月1日提出具体建议,就最大限度增加军品生产规模制定出相应措施。然而,该委员会没有胜任这一工作,原因是国家计划没有制定与此相应的物资平衡表。

随后,在1929年7月,在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苏联国防状况”的决议。这个决议指出,无论是在红军的战备方面,还是在国民经济对国防的准备方面都存在一系列严重不足:武装力量的技术基础还很弱,远远落后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军队的技术水平;对于保障动员军队的动员计划涉及的物资保障远远不能让人满意;国防的物资储备完全不足;整个工业,包括军事工业的准备,对于满足武装力量发展的要求完全不相适应。

为此,政治局最终确定一五计划末建军计划是:和平时期军队人数64.87万人,在总动员时期达到300万人。空军应该有2000架作战飞机,另有500架后备、1000架储备。坦克定为1500辆,后备1500辆、储备1000-2000辆。大口径火炮定为9348门、小型为3394门。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国家根据最佳方案保证军事机关和军工企业拨款,必要时可以突破这一限额。

实际上,这个建军计划并没有考虑到战争威胁,因为此时主要目的还是对现有陆海空军武器进行技术改造,以期在最短时间试制出新式武器装备,随后成批大量装备部队。

果然,1933年制定的军事建设第二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保证苏联武装部队具有超过资本主义国家军队的优势。

国家对军事部门的指示是:“在人数上不能少于我们的可能敌人在主要战区的人数,在技术上,要有两种或三种武器强于可能的对手,即要在飞机、火炮和坦克方面占优势。”

为了保证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苏联还专门建立了研究与研制这些武器的设计局。

同时,国家增加了军费开支,根据统计,1930-1938年苏联军费达到22233万美元,而同期世界主要国家军费分别是:英国6031万美元、法国5400万美元、美国5973万美元、德国15965万美元、日本3986万美元、意大利5168万美元。

应该说,无论从军费的绝对数还是相对数,苏联都是最高的,其军费开支占国民经济收入比重远远的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包括正在进行侵略战争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

这个时期,苏军大量新装备出现,例如1937年式军属152毫米МЛ-20加榴炮、1931年式203毫米Б-4*炮、T-26坦克、T-35坦克;И-15、16、153歼击机、特勃ТБ-3重型轰炸机、伊尔ИЛ-2、斯勃CБ战术轰炸机;“Киров”基洛夫级巡洋舰、“Ленинград”列宁格勒级驱逐舰(1型)、“Минск”明斯克级驱逐舰(38型) 、“Гневный”愤怒级 ( 7型)驱逐舰、“Щ”狗鱼级潜艇、K级远洋潜艇等。

苏联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为军队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从1934--1938年,红军坦克数量增加近2倍,飞机增加近1.3倍,火炮增加80%,人数增加了一倍。1939--1940年,红军总人数增加1.5倍以上,其中装甲兵人数增加3.8倍,空军人数增加1.1倍。

而在此后的1939年二战之前,苏军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装备,比如1939年式305毫米Бр-18*炮、1939年式280毫米Бр-5*炮、1938年式120毫米团属迫击炮、БM-13型火箭炮,T-34与KB坦克;ЯK雅克-1、MиГ米格-3歼击机;“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马克希姆-高尔基级巡洋舰、“Сторожевой”警戒级(7У型)驱逐舰等。

因此,尽管1939年前的一段时间内,纳粹德国在德波边境陈兵数十万万,但是,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却是德国的1.6倍。

虽然苏联情报人员搜集到大量德国要进攻苏联的情报,但是,就连他们自己对其所提供情报的可靠性也不敢保证,有的情报人员甚至主动向斯大林指出这类情报不必相信。

由于各情报所讲到的德国进攻苏联的时间一再不应验,使斯大林对这些情报的可信度也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斯大林认为,当时希特勒要“提前”进攻苏联的原因是:防止苏联率先进攻德国而使自己陷入被动,利用对英战争掩护针对苏联的兵力调动和军事突袭。认为苏联不堪一击,进攻苏联并不会使自己长时间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虽然德英战争尚未结束,但德国仍具有进攻苏联的力量。认为只要打败苏联,英国就会失去斗志,不战而降。

正是因为如此,斯大林根本就相信有关苏德战争“提前”会爆发。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突然进攻波兰。9月3日,英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才正式交战----这不是本书所要叙述的,从略)

在亚洲,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仗着空中优势,在中国的土地上狂轰滥炸,由于实力过于悬殊,尽管中国空军消灭了大量来犯敌机,但自身也损失惨重。

就在中国空军面临弹尽粮绝的局面时,苏联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但向中国提供了大量战斗机,还派出了援华志愿飞行队直接参战。

这些苏联飞行员沉重打击了日本空军的嚣张气焰,其中在轰炸台湾的日军基地一战中,苏联战机远程奔袭,摧毁数十架敌机,自身却毫发无损,创造了抗战中的一个奇迹。

1938年夏,保卫武汉的战斗揭开序幕。

当战斗尚在遥远的外围地区进行时,武汉上空继“二·一八”、“四·二九”、“五·三一”三次空战大捷之后,又一次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即“八·三”空战。

中国空军部队在苏联空军志愿军的配合和支援下,一举击落敌机12架,打得日寇空中飞贼晕头转向,铩羽而归。

因此说,苏联军事力量介入中国战事,大大的阻止了日本军队用武力占领整个中国的企图。

正是由于强大的苏联的存在,尤其是强大的苏联军事力量的存在,希特勒没有敢贸然“提前”进攻苏联。

但是,他们认为,如果斯大林突然“逝世”,对他们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一定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日本军方在留西科夫第一次企图刺杀斯大林的行动失败后,随着他们在中国战事的进一步发展,更加强烈的认识到,如果斯大林突然“逝世”,他们在中国和整个亚洲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就会向着对他们更加有利的方面快速发展。

而德、日两国以及他们的轴心国意大利称霸世界的最终目的就能实现。

因此,日本军方最终同意了德国参与刺杀斯大林的行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刺杀斯大林是他们孤注一掷的选择。(未完待续)

相关小说:我在异世界被退学遁世没出息的豪门女配[重生]继后守则刺杀穿越者刺杀暴君后我天天教他做作业刺杀信田刺杀男主角帝王重生征战天下神级系统:我,制霸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