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都市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章节

第七十四章 小两口回源平【20:00继…

推荐阅读: 邪恶力量仙逆惊悚练习生红楼之挽天倾铁血残明国民法医我是剑仙混在洪武当咸鱼黄金召唤师机武风暴

“别把矛头都对着我了好不好!”刘岩笑着摆了摆手,又摸了摸鼻子,想了想:“我有一个提议,希望今晚在坐的每一个人,都说一段故事。

而且这个故事必须是自己在源平的亲身经历,比如像刚才那位知青说到的吃忆苦饭。

不得编造,必须是真是的故事。实在没有故事,说说感受也行。

等到大家都说完了,最后我再给大家唱一首,好不好?”

“好!好!”接着又一阵欢呼和掌声。

……

“对了!有一个问题我知道该不该说?”一位男知青问道。

“只要是与知青农场有关的事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周海洋说道。

那位男知青接着说:

在离开农场的前一天,我一个人去给刘大爷做了告别。

因为在好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想弄明白一件事儿,当年地主是怎么剥削他的?

我觉得他每次忆苦思甜的时候,尽说思甜的事儿,而说不出什么忆苦的东西来。

说来说去,最苦的不就是每天放牛吗?

你们猜刘大爷怎么说?

他说他生活的那个地方,距离咱们源平有一百多里地,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山沟。

山沟里就住着五户人家,每家的生活都不好。

生活最好的一家,也仅仅是能吃饱饭而已,而且都是粗粮。

这家里有祖传的几亩地,但家里人口少,没有壮劳力。

不得已雇了一个长工和刘大爷,因此,就被划为地主成分了。

刘大爷告诉我,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每次干活的时候,他们一家人也都跟着一块儿干活。

每次吃饭的时候,大家也都同桌一起吃饭,吃的也一样。

当时就是因为看到刘大爷是孤儿觉得可怜,地主婆就收养了他。

但始终当自己家人一样对待,刘大爷和他们家的儿子从小像亲兄弟一样,一起上山放牛割草。

据刘大爷说,前年地主婆重病临死前,嘴里一直念叨着他的名字死不瞑目。

为此,地主的孙子专门上山告诉他,但是他不敢向队里请假去看她。

一个人硬是躲在生产队的牛棚里捂着嘴,偷偷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刘大爷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

我问他为什么不敢请假去看她?

他要是去看她,就等于认地主婆是亲娘了,要是认了这个亲娘,他就成了地主的儿子了。

……

那位知青说完之后,现场一片沉默。大伙儿面面相觑。

周海洋沉思片刻说道:“其实华国所谓地主,有相当一部份属于底层地主。

在华国农村的传统观念中,一切都为了子孙后代。

所以,大多数有了些财富的人,生活其实过的很艰辛。

他们将节省下来的财富购买土地,是为了留给子孙后代。

尤其在人多地少的山区,这个过程不但充满了艰辛,还充满了风险。

任何一次家人得病,或者天灾,都可能使他们多少年积累的那点财富付诸东流,而沦落为最底层。

鲁迅的父亲就是由于得病,结果家道中落……”

这个知青提出的问题、困惑,以及周海洋的一番话,虽然没有明确的答案,却让在场的大多数人,从沉默变成了沉思……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来具有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由于过分地突出了政治意义,而被融进了一场运动中。

由于它不是沿着自身正常的成长轨迹壮大起来,而是靠外部一股强制性的政治力量刺激起来的,因而缺乏应有的坚实的社会基础。

使得当时举国上下所有的人们,对它并没有足够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对这片贫瘠土地上一个时期以来所出现的状况,没有清醒和深刻的认识。

不仅是农村的大多数人,对这些城里来的学生不了解、不理解。

许多从城市来的知识青年,在这里遇到、听到和看到的,与城里宣传的,也有很大程度的差异。

……

1978年源平知青点的知青聚会,在刘岩的一首《难忘今宵》的歌声中结束。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不论天涯与海角

神州万里同怀抱

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不论天涯与海角

神州万里同怀抱

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共祝愿祖国好

共祝愿祖国好

告别今宵告别今宵

无论新友与故交

明年春来再相邀

青山在人未老人未老

青山在人未老

青山在人未老

共祝愿祖国好

共祝愿祖国好

……

“明天上午我就不送你们了,手头还有一些工作得交接。

等到回宁城的时候,我们再见。”刘岩拉着周海洋和几位宁城知青的手。

周海洋对裴晓虹、谭媛媛、袁姗姗、岳小明说道:“明天你们也别送了,记得去宁城之前,给我打电话,我去车站接你们。

开学前,你们吃住都在我家。”

……

1978年春节的前三天,刘岩办理完了所有工作的交接手续,并将一份《永峰县农村经济工作五年发展规划设想方案》交给了裴长远。

当天,刘岩和范丽莉一起,坐上了去天源公社的长途汽车。下午就到达了源平村。

看到刘岩和范丽莉回来,范家的男女老少一个个乐的眉笑颜开。

尤其是范岩平老两口!

要知道,他老范家闺女可是全省的文科状元,考上的还是燕京大学。儿子也不错,考上了宁城师范大学。

女婿不算的话,一家子出了两个大学生,这可是非常长脸的事情。

看到爹娘激动地样子,范丽莉当即将她的录取通知书拿了出来,递给了老爹。

范岩平先是将手里的旱烟锅磕灭了,并将烟枪塞入烟袋里面系好,接着又拍了拍手,这才小心翼翼的接过了女儿递过来的通知书。

当看到上面的内容以及下面鲜红的红戳,范岩平激动地说道:“真的是燕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啊?!丫头,你这孩子真给爹争气啊!”

范母更是激动到语无伦次了,她抹着眼泪说道:“咱范家也出大学生了,而且还是两个,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范丽莉当即握着母亲的手说道:“娘,我和三哥考上大学这是好事儿,您哭啥呀?”

“娘高兴啊,头几年村里那些人,听说我们供你上学,一个个都笑话咱们家钱多的没地方花了。

现在让他们看看,咱那些钱没白花,让他们羡慕去吧!”范母说道。

范丽莉随即笑着说道:“娘说的对,让他们羡慕去吧!”

对于父母供她上学这事儿,范丽莉是打心眼里感激的。

要知道村里和她同龄的女娃子,有三十几个,但是她们大多数都没有读过书。

就算是上过学的,也顶多读完小学就不读了。

还有一些甚至于连小学都没读,仅仅只是跟着父母在扫盲班学过几天,勉强会写自己的名字。

因为村里大多数人都认为,女孩子读书没啥用。

女孩子长大之后都得嫁人,读再多书终究也是别人家的人。

到时候找婆家的时候,要的彩礼钱可能还不够读书花的钱多呢,纯属赔本的买卖。

所以,当初爹娘花钱供自己上学,可是没少被人笑话。

但是,爹娘从来都没有动摇过,一直将自己供到高中毕业。

如果当年有高考的话,范丽莉相信,爹娘绝对会一直供到自己大学毕业的。

范母则是再次抹起了眼泪,同时对着范岩平说道:“孩儿他爹,你明天那儿也别去了。带着老三和丽莉去坟上走一遭,给老祖宗烧点纸。

告诉他们,咱范家的娃儿出息了!”

“诶,明天上午就去!”

接着,范岩平对范母说道:“明天你也别闲着,在家和三个媳妇准备一下,明天咱们从墓地回来,老范自家人摆上一桌,好好庆贺一下!”

“行!”

第二天,不但老范家的所有直系成员都到齐了,就连三个亲家也都接到了邀请,足足摆了三大桌酒席,特别的热闹。

回到源平的第三天,黄国柱带着二儿子黄金刚和三儿子黄金木来到了范家。

一来是来感谢刘岩不计前嫌,专程到县医院看望黄家的老爷子。

二来是来给刘岩报喜,黄金木和范建业都考上了宁城师范大学。

……

离开源平四个多月,刘岩和范丽莉重新回到曾经共同生活了一年多的小院。

睹物思迁,两人不由得同时想起,在这里度过的第一个夫妻夜,和后来一年多时间的日日夜夜……

忍不住,又黏在一起连续折腾了两个晚上。

在源平过完除夕夜的第二天,刘岩和范丽莉就返回县城,乘坐当天最后一班车赶回宁城。

……

【作者题外话】:《1002889+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是一部与寒门子弟升迁截然不同的长篇连载官场小说……

作品通过主人翁家庭在历史时期的遭遇、上山下乡经历和个人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代人热爱祖国、体察国情、体恤民情,关切民族命运,希冀国家稳步发展的政治品格。

作者从与以往官场作品不同的思维和眼界,以亲身经历的事实,带你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从七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正能量的另一面,以及一代人的胸怀和格局……

希望能继续得到各位读者朋友以各种方式给予批评、指点、鼓励和支持!

谢谢!

相关小说:红楼之凤哥传重返1995:开局迎娶村长女儿高冷校草的同桌是个甜美小哑巴巨星调教指南努力系男神:努力就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