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次元敢拼,世界就是你的章节

第三章做自己的英雄,让生命拥有一切可能

推荐阅读: 我在足坛疯狂刷钱夫人每天都在线打脸系统逼我做皇帝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首领宰今天也想被咒术师祓除宦妃还朝将进酒暗黑系暖婚我投篮实在太准了我的细胞监狱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不管事情怎么样,我们总要保持本色。无论如何,要努力,要积极,要拼搏,要努力改变,努力在现实世界里寻找自己的坐标。每个人都不平庸,都有很多优点,相信自己是有用之才,做事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就能登上成功的巅峰。

当你对了的时候,你的世界才会都对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不可替代的,不管事情怎么样,我们总要保持本色,只有按照适合自己的模式去生活,才会拥有快乐的人生。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就是你,你无须按照别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甚至约束自己,你也无须效仿别人,保持自我的本色,做一个真正的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卡耐基曾说:“一个人想要集中他人所有的优点于一身,是最愚蠢、最荒谬的行为。”的确,发现自我,秉持本色,这是一个人平安快乐的要诀。当我们对了的时候,我们的世界才会都对。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面貌都是由自己塑造而成的,如果我们能学会接受自己,看清自己的长处,明白自己的短处,便能稳步前进,达到目标。

一个人如果放弃自我,极力去模仿别人,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把别人的特色误以为是自己应该追逐的东西,多半不能成大事,即使有所成就,也不会有什么特色。这一点是成大事的人最忌讳的。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孩叫玛丽,她从小比较害羞和内向,她的身体很胖,而她的一张脸使她看起来比实际还要胖得多。而古板的母亲认为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衣服太合身容易撑破,不如做得宽大一点。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她,从不参加任何聚会,也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动,甚至不上体育课。她觉得自己和其他人都不一样。

长大后,玛丽嫁给一个比她大好几岁的男人,但她并没有改变。她丈夫一家人都很好,为了使玛丽开朗做了很多事,但效果不明显。玛丽变得紧张不安,躲开所有的朋友。不开心到使她觉得再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她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后来,一句随口说出的话,改变了玛丽的想法,也改变了她的生活。

有一天,她的婆婆正在谈她怎么教养她的几个孩子,她说:“不管事情怎么样,我总会要求他们保持本色。”

“保持本色!”就是这句话让玛丽恍然大悟,她发现自己之所以那么苦恼,就是因为她一直在试着让自己适应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模式。

一夕之间她变了,她开始试着保持自我:她试着研究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优点,穿适合自己的衣服;还主动地交朋友,参加社团组织。就这样,玛丽的生活变得明朗起来,她也越来越幸福。

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虽然你拥有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生命,但你却不敢把真实的自己完全表现出来,并因此而深深地痛苦着。玛丽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事情怎么样,总要保持本色,只有按照适合自己的模式去生活,才会拥有快乐的人生。

爱默生在他的短文《自我信赖》中说过: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嫉妒和模仿是无用的。因为不论好坏,自助者天助之。只有耕种自己的田地,才能收获自家的玉米。只有当你自己努力尝试和运用你的潜能时,才能发现,在这世界上你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我们应该从今天起,从此刻起,跟随良知的指引,保持自我本色,认真地将生活进行到底,让自己活得潇潇洒洒。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世界里

你的时间很有限,因此不要轻易浪费它。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不要被教条束缚,不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生活,不要让别人的观点淹没了你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听从你的直觉和内心的召唤。

为了别人的喜好,我们追求世界普遍认可的东西耗费了太多的时间。我们只顾着奔向那个心里认定的事物,那可能是流行的衣服和鞋子、最新的电子产品,抑或是别人羡慕的职位、经济能力等等。

人一旦被迷惑,就会为了得到而奋不顾身,这是内心的欲望使然。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加尔布雷斯在自己的著作《富裕社会》一书中,将资本主义制造的欲望描述为“系统完美地教人们如何消费更显档次,而这鲜见于任何宗教、政治、道德活动中”。外界强加给我们的欲望太过深刻,我们大部分的欲望都不是自己真正的欲望。

其实,我们一直被训练成为“看上去的我”,而不是真正的“我”。我们往往不去思考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真正想得到什么,而是按照社会的期待,把自己塑造成别人羡慕的“我”,却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真实的样子。就这样,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可和称赞,我们渐渐丢失了自我。

乔布斯有这样的人生信条:“你的时间很有限,因此不要轻易浪费它。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不要被教条束缚,不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生活,不要让别人的观点淹没了你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听从你的直觉和内心的召唤。”的确,我们的时间有限,不能为别人而活。

不得不说,每个人最不了解的是自己。我们只了解自己的欲望,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只了解自己的所缺,不了解自己的所有;只了解自己的容貌,不了解自己的形象。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倾听,倾听内心的声音。

研究发现,许多不快的产生,甚至是疾病的产生,都与人对自己的无知有关,我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了解自己的情绪,不了解自己的内心,所以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内心一片黑暗。

因为听不到内心深处的声音,所以我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总是在正确的时间做着错误的事。我们一错再错,一再背叛自己。

问问自己:你有多久没有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你有多长时间一直生活在他人的言论中?停一停自己狂奔的脚步,静静聆听自己的内心吧!聆听自己,才能成就自己!要知道,那些不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世界里,忠于内心,善于听从内心真实呼唤的人,是快乐的成功者。

婷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快乐成功者,她每天只在下午工作个小时,年收入却有二十多万。在别人匆匆上班的时候,她却能从容地吃早餐,家里有保姆做家务,孩子成绩优良,夫妻恩爱,她的生活真是太完美了。

出人意料的是,她突然离开了那个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单位,考取了研究生,在拥挤的宿舍里重新开始了清贫的学生生涯。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正赶上出国热,她的研究生同学大部分出了国,而外语水平并不低的婷,在拿到澳洲某大学的奖学金后却留在了国内。因为她内心真正的愿望是在大学教书和写作。她也真的做成了这两样她最喜欢的事情。

因为喜欢,也就全力以赴,终于,她因为站在讲台上讲自己想说的话而成了优秀教师;她每天坐在家里写自己想说的话而换来了不菲的稿酬。

有人羡慕婷,问她怎么就生活得那么幸福?她说自己不过是在众人忙着享受虚幻的幸福和外在的时尚时,审视了一下自己最擅长的事,倾听了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而已。

有人说:如果人生的中心是真实的自我,就会朝着自己真心希望的方向设计人生。如果人生的中心是虚假的自我,别人的期待、义务就会占据人生的中心。

的确,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艰难,生活的节奏多么快,你都要适当地停下来,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感受一下自己内心的感觉,充分尊重自己的感觉,给自己的身心一个放松的机会,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永远保持活力。

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对自己的心、自己的声音更值得倾注心血的了。我们不要为了达成周围人的期望,过于勉强自己,浪费宝贵人生;也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只要跟着自己的内心走就好了。坚定地跟随自己的心,走自己的道路,任人生风雨飘摇我自不惧。

没什么大不了,不要怕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无论如何,要努力,要积极,要拼搏,要尽人事,要努力改变,努力在现实世界里寻找自己的坐标。

面对人生,你是否怀有诸多不满?也许你一直怀揣梦想,无奈久久不能得志;抑或你期盼更多“精彩”,不禁暗自思忖如何才能成就“精彩”人生。

大多数人都有一种纯真浪漫的想法,只要我们挥挥手里的魔法棒,一切问题都能摆平,一切困难都会过去;或者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别样的人生,可以让时光倒流,弥补过错。但是这些只是美好的想象罢了,现实生活很真实,没有魔法,也没有让你挥舞的魔法棒。

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一切都没什么,如果有不如意的地方,切莫逆来顺受,切莫随波逐流。无论如何,要努力,要积极,要拼搏,要尽人事,要努力改变,努力在现实世界里寻找自己的坐标。

只有重新找到真我,你才能够真正实现满足、成功和幸福。否则,你会一直觉得缺少点什么,你会一直深陷困境,你内心某处总会有块驱之不散的阴云。

不要怕和这个世界不一样,换个视角看事物,乐观地面对挫折,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更轻松。身心平和之时,就能修成真正的自我、本色的自我、全新的自我。

有一位老国王在外出打猎时不小心折断了一根手指,这让他心情坏到了极点。这时,他身旁的一位大臣对他说:“这或许也是一件好事,大王您何必如此难过呢?”

国王的鼻子差点气歪了,立刻命人把这个放肆无礼的大臣押入大牢。又过了一段时间,国王在一次出巡的时候被当地的土著部落给活捉了。部落的长老们打算把这个衣着华丽的俘虏作为献给祖先们的祭品。但就在准备开坛做法时,巫师发现“祭品”少了一截手指。他认为用这个残缺的祭品奉祀给先人是不虔诚和不吉利的,于是国王被放掉了,改由国王随行的一位大臣献祭。

国王回来后想起了那位在牢房里关押的大臣,于是立刻派人去释放他,并向他道歉。经过一段时间的牢狱之灾,这位大臣还是像原来一样积极乐观。他说:“大王,您这段时间把我关起来也是好事,否则,我肯定就是那个被送上祭坛的人。”

可见,如何获取你想要的生活,关键还是取决于个人的态度。就像故事中的那个大臣一样,总是那么积极乐观。所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论我们做何种抉择,热情总是一股伟大的力量,对于美好的生活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样,我们才能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在生活中,一些人看到别人的成功,往往把其中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能力有限,认为自己本来就不如别人;看到有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都活得比自己好,就将其归结为命运。其实,强者之所以强,是因为他拿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来面对生活,他们不怕和这个世界不一样,才能披荆斩棘,获得最后的胜利。

优雅转身,做最好的自己

人的一生,总有大大小小的期望。有了追求,生活才有盼头。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没有人比你更优秀,没有人比你更成功。活出真实、快乐的自己,人生就是精彩的。

卡耐基说过:“事业的成功,百分之十靠机遇,百分之九十靠态度,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态度,并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能迈向人生的顶点。”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身处什么行业,我们都应该时刻让自己处于巅峰状态,才能展现最优秀的自己!

虽然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成功的定义有千万种,但真正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别人走的路不一定适合自己走,也不要对别人的成功盲目跟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生命的精彩,源于对生命积极的态度。成功人生的关键,是你能否主动主导和推动成功的产生,牢牢地将命运掌握在手里。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实现最美满的人生!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现在才选择做自己,是不是已经晚了呢?答案是不晚,做出这个决定,你就离幸福不远了。正如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在生活中,我们也许会有迷失自己的时候,但你千万不能因此丢掉自己,也不能因为时过境迁就自暴自弃。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里,无论在什么样的年纪,大胆地做出为自己而活的决定,就是了不起的事情。

台湾著名作家、成功学家刘墉曾这样说:“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通常有这样的信念:‘我不要做一个普通人,我要超越!超越我那看来有限的自己’。于是在这种不信自己办不到的愤懑和努力下,他们将自己提升了。且随着不断的提升、不断的超越,为人类历史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是啊,一个人只有不断提升、不断超越自己,才不枉来这个世界一遭,千万不能因为担心年龄而畏首畏尾,不敢做出正确的决定,那才是对生命的亵渎。

很小的时候,我们的目标就是长大,长大了做什么,我们有很多梦想,但梦想也仅仅是梦想;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给我们定的目标就是考初中;读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们定的目标就是考高中;读高中的时候,父母给我们的目标就是考大学;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们定的目标就是要出国……

就这样,我们在父母的期盼下,一路走来。我不禁要问,你还记得儿时的梦想吗?其实,这种生活方式,也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要忘记要时刻为自己而活!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

的确,成功并不取决于你拥有多么显赫的地位和多么巨大的财富,也不在于你取得多么优异的成绩或做出什么壮举……它是一个体验生活、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一个人如果把财富、名利等作为终生奋斗目标,是很难成功的。而那些专注于自己的兴趣,并善于发掘自身潜力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因为他从事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就能够更有激情和动力。

世界瞬息万变,人生漫漫近百年,谁也无法预料几十年后的自己将会是怎样一副模样;情感、事业、家庭,无时无刻不拨弄着我们的心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明确而有意义,就不再害怕世事的变迁了。

林肯曾经说过:“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这是很有道理的。人的一生,总有大大小小的期望。有了追求,生活才有盼头。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没有人比你更优秀,没有人比你更成功,不要戴上“完美”的枷锁,我们只做最好的自己。生活不一定完美,但是我们却可以尽力做到最好。活出真实快乐的自己,人生就是精彩的。

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处境,与其盲目地羡慕别人,不如守住自己拥有的东西,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你或许不善于表达情感和情绪;你或许不能完全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你或许不太喜欢当前的工作……很多时候,我们痛苦的不是失去什么,也不是得到什么,而是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在自身发展的路途中迷失,难以抉择。

人,要做真实的自己,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在自我发展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符合自身发展的、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来指导生活、提升自己。

记得,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1957年,泰国的一所寺院要搬迁,一群僧人负责搬运一尊巨型泥塑佛像。在途中,僧人发现佛像表面有一条细细的裂缝。为了不毁坏佛像,他们暂时停工,研究对策。

有一位僧人拿着手电筒到佛像前仔细检查,当手电筒的光束照到裂缝上时,僧人发现里面有东西反射光线,他小心地用小锤子和凿子一点点剥去佛像身上的泥,结果发现这尊佛像竟然是一尊罕见的巨大金铸佛像。

大家推测,当年的僧人一定是为了保护佛像不被盗取,才将泥涂在佛像表面的,时至今日,人们才发现了佛像的真正价值。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感叹世风的功利与虚浮,感慨人际的淡漠与自私,不得不戴着面具做人做事。虽然“外壳”是保护一个人免受外来伤害的有效工具,可是,也正是因为“外壳”的存在,一个人的内在被隐藏起来,而隐藏起来的,正是你真正的价值所在。

要知道,面具终究是面具,假的永远也真不了。只有听从内心的声音,做最真实的自己,才会不留遗憾,让我们学会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让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精彩起来!

不得不说,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其实,纯纯地喜欢过一些东西,蠢蠢地努力过,一生矛盾,但始终没有变得复杂。这样的人生值得一活。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温水煮青蛙”实验:把青蛙投入煮沸的开水中,青蛙能够奋力跳出而成功逃生,如果把青蛙放入温水中慢慢加热,青蛙反会被困死。可见,青蛙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其实很容易被安逸的环境所迷惑,终至安于现状、故步自封。

所以,不去冒险其实比冒险更危险,忠于内心只是迈出了追求理想的第一步,只有豁出去,才能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林清玄说:“我,宁与微笑的自己做搭档,也不与烦恼的自己同住。我,要不断地与太阳赛跑,不断地穿过泥泞的路,看着远处的光明。”是啊,不管外面天气怎样,别忘了带上自己的阳光,愿我们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不畏将来,不念过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相信自己是有用之才,让生命拥有一切可能

只有相信自己是有用之才,才能胸怀大志、豪情万丈;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开创人生的伟业。要用“我能成大事,因为我是成大事者”这样的信念来促使自己进步。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是的,认识自己很重要,不过,认识自己却很难。正如那古老的寓言所说,人生在世,每个人的颈上都挂着两只袋子,前面装的是别人的过错,这过错摆在自己的面前,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背后装的是自己的过错,既看不见,也不容易感觉到。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经常打开自己背后的那只袋子,看看自己,就能真切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人类幸福,只有依靠人类自己。”自己才是最可靠的,自己的幸福就把握在自己手中,相信自己是有用之才,依靠自己,才能自强自立,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个人的最大对手就是自己。很多人可以战胜别人,却不能战胜自己。但是,若想成大事,就必须充分地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是有用之才,你才会精力充沛、豪情万丈,活得有滋有味。如果胸无大志、自暴自弃,怎么会成就一番事业呢?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对于普通人来说,想做一番轰轰烈烈、流传千古的事业,机会或许很少,能力也许不够,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让世界变得更加可爱。只要真心付出,家庭就会充满幸福气氛,亲人间就会情感融洽。任何人的辛勤工作都会创造财富。相信自己是有用之才,生命就会拥有一切可能。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条件比正常人差得多的残疾人反而更成功的例子,这实在令人汗颜。因为他们身残志不残,才走上了成功之路。而一些四肢健全的人,因为心灵有残疾,没有足够的志气,最终只能遥望别人成功。

身体可以有残疾,生命可以有逆境,但每一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卑微和挫折,在一个人的理想下根本不算什么,鄙视它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拯救自己的英雄。不要指望别人能为我们做什么,更不要依靠别人为我们做什么,我们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我们一定要战胜心底的恐惧、怀疑和忧虑。要不断鼓励自己,给自己信心和力量,怀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拒绝平庸,摆脱胸无大志、自暴自弃,才会向越来越高的目标前进。

一个哲人曾说过:“当一个人自己都认为自己不行的时候,宇宙中就再也找不到什么神秘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了。”的确,生活是充满艰难险阻的恶浪险滩,我们无时无刻不面对着生活中的各种考验。在生活的大风大浪中,唯一能救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做自己的英雄。

所以,不管身居何方,环境优劣,职位高低,能力大小,从事何种工作,我们都要记住: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每个人都不平庸,都有很多优点,相信自己是有用之才,做事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就能登上成功的巅峰。(未完待续)

相关小说:[综]那群混蛋长生之路这个金主辣眼睛[综]逼死强迫症旧时乌衣青春的死胡同渣女重生手札韩娱之谁是孩子他爸穿越八零之农家有甜看见眼睛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