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次元吉布传奇章节

天荡山三获奇遇 青锋剑又成利兵

推荐阅读: 暗黑系暖婚将进酒我投篮实在太准了我的细胞监狱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我在足坛疯狂刷钱夫人每天都在线打脸宦妃还朝首领宰今天也想被咒术师祓除系统逼我做皇帝

当大地从薄薄的晨曦中逐渐醒来时,一轮红日已爬上了东边天际的山脊。宽阔的江面涌动着晨晖。船工们起锚了,大船继续向下水而去。

当大船行至一处高山夹岸的峡谷时,正遇一队强壮的纤夫负纤于肩,奋力拉动一支满载的大船逆流而上。船工们雄壮的号声在峡谷间回响,惊动了江面戏水的飞燕,凌空而起,离水千尺。壮汉立于船头,随口诵出一首词来:

群山叠障,水去急,踏浪直指天庭。长号一声,鸥燕惊,越起青山千层;浊浪排空,飞沫生风,如雷霆万钧!肃目舟头,油然赤壁烟云。

还忆苏轼怀古,慷慨为秋呤,废然摧沮。周郎不老,垂功名,子何念葬花呤!江山秀色,多少英雄起,宇宙更新。奕叶见思,激起万丈豪情。

——听松斋词话

吉娃被壮汉口中所诵之词震撼了!这豪放的词句正与眼前壮阔的景色相协和,具有豁人胸襟的力量。

在吉娃的记忆中,壮汉所诵之词似与苏东坡水调歌头.赤壁怀古之词用意相反。“大叔,你作的词真好!”吉娃由衷地讲。

“哈哈哈,这哪里是我作的,这是墨仙所作的词。我只是遇此景色,情不自禁地诵出而已!哈哈哈”壮汉爽朗地回道。

“墨仙!”当墨仙二字再次闯入吉娃耳际的时候,吉娃心中不由得一惊!“好熟悉的名字!”。吉娃开始在记忆中搜寻这名字的由来。

“啊!这不是在普济寺与普济禅师一起的那位白衣人么!难道会是他?这壮汉怎么又会认识他?”吉娃莫名其妙。

“大叔,你说的墨仙是不是在普济寺的那位墨仙?”吉娃问。

“这就不知道了。墨仙行踪不定,飘来仙去。我说的墨仙是否是你说的墨仙,这就不知道了。”壮汉说。

但无论如何,这在吉娃心中是个闹心的谜。

船行下水,江面渐行渐宽,水势更见平稳。一路无话。

这一日临近傍晚之际,放眼前方,水面更见博大,水与天汇,浩如瀚湖。而在天水之间,一山突兀,插入云天。一行雁阵从天际掠过,夕阳的余晖映红了水面。吉娃正欲开口,壮汉又诵佳句:

渔舟唱晚,响穷澎懿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只可惜这一片佳丽之地如今已沦为一片凔桑!

“这是何地?”吉娃问。

“此水已是天荡湖,那山便是天荡山!”壮汉看着吉娃,不无遗憾地说。

吉娃似乎能感到壮汉话语中深深的惋惜!这就是天荡山么?吉娃心中一阵莫名的感受。当在印象中遥不可及的天荡山一下子屹立在眼前时,真有梦里的感觉,尤其是传说中凶险鬼异的天荡山在眼里并不如传说那样恐怖——这里的水不同样是碧波荡漾么!这里的夕阳不同样是温情无限么!那在云水间矗立的天荡山不同样是青如螺黛么!怎么就和鬼域连在一起呢?吉娃有些怀疑壮汉先前的话,可壮汉刚才的那声叹息似乎又不象是在骗人。

大船继续向湖中进发。

壮汉在船头发一声喊:“船进天荡湖,日月来相照,心雄胆也壮,妖魔尽逃亡。”。众船工紧摇手浆,大船往湖心而去。众孩子立于船头,虎子紧贴吉娃而立,那虎立于众孩子前。远远望去,有如征战的勇士,在残血的夕照中显出雄壮的气慨!吉娃环目四周,湖水盈天,渺渺茫茫;湖面空无一物,冷冷苍苍。

“若是高僧在时,这时正是渔舟唱晚,网泛鳞光,舟来槎去,一片繁忙!而今却是冷冷清清,只剩一片残阳!”壮汉肃目而立,说与众孩子们听。

不知行进了多久,目力所及之处,已见陆地。那先前远远看去还如螺黛般立于天水之间的天荡山,此刻已如倚天的门神,黑气沉沉矗立在眼前。

大船稳稳靠岸,四五个水手跳船登岸,紧紧拉住船缆,系于一棵大树上。而后架上跳板,众孩子踏板而下,虎与狗从船头跃下。

“小英雄们,天荡山已至,我等不便久留,就在此别过。众英雄前途珍重!”壮汉言罢,率船而去。孩子们立于水岸边,以目相送,直至大船渐行渐小,没于天水之间。

此时的夕阳已垂垂西坠,半个身躯已没于水天相汇的尽头,与淡淡的暮色打成一片,如血的残阳与水天相映和,给人以寂寞悲凉之感。孩子们身后的大山有如黑云压顶,身旁孤寂的湖岸一片萧条,偶闻秋虫的低鸣。

孩子们呆立岸边,良久不知所措。

“吉娃哥,我们现在咋办?”阿强问。

吉娃看了看同伴,又看了看四周,目力所及之处,哪有人家!唯见杂树丛生,茂草遍地。他抬头望了望眼前这坐大山,山林披覆,在垂暮的夜色中露出阴森之气。

“我们先在山下转转吧,看能否找到人家。”吉娃说。随后领着众人环山而行。

这天荡山下,是一片环山的陆地,平坦而肥沃。当年高僧在时,天荡山大觉寺香火鼎盛,暮鼓晨钟响彻四野。因山美寺灵之故,慕名而至的香客也曾阻绝山路,天荡湖渡船如梭。渐渐地,有人在环山的陆地上建屋而居,自给自足,过着与世无争的惬意日子。再到后来,到此居住者越来越多,终于形成村落。但在高僧仙逝后,一僧一道霸占了大觉寺,山下村中孩童不断失落,骨骸见于山野,村中人尽数逃亡。终于,曾经声名鹊起,钟灵景秀的天荡山沦为鬼域,令人闻之丧胆,方圆二百里了绝人烟。吉娃与众孩子行走在这暮色沉沉的环山平地上,哪里还能找到半点当年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村舍的痕迹。

此时秋月已渐渐爬上了天际,身影薄如翼,光似水,照在天荡山地界。宽广的天荡湖在月光下显得静腻而幽深,秋风吹动湖面,泛起细细的涟漪。秋月下的天荡山显得更加魁武而幽冥,宛如擎天的壮汉。山下平地上丛生的杂树在淡淡的月光下参差不齐,藏着让人捉摸不透的阴森。秋虫在树下杂草中低鸣,星星点点的莹火虫在草丛间,在突兀的地面上窜动。眼前的一切都透着让人毛骨悚然的邪气!

孩子们已无路可走了!

“干脆上山吧!”阿斌终于说“反正山下一无所获!”。

“可现在已是晚上了,如真碰上那一僧一道,还真不好动手!”刘海讲。

“但不上山又能怎样呢?我们已无路可走了!”阿娟说。

“我看也只能这样了!反正山上山下也差不多!”阿斌说。

“差不多!沙补锅!沙补锅要漏!”阿强逗笑地说。

阿娟看着吉娃,没再说一句话。因为她知道,此时此景,除了上山似乎也无路可走了!她在等待吉娃的决定。

吉娃思索片刻,终于说:“上山吧!除此外,无路可走了!只是大家要注意安全!”。随后,他又作了安排:自己走最前面,阿强第二、阿娟第三、刘海第四、阿斌断后。那只狗与虎始终伴随在吉娃身边。

孩子们沿着当年高僧在时,无数朝山者踏出的石阶而上。虽然石阶已被荒草掩盖,但终究徐步走去,还能踏出路径。孩子们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哪怕是一只蚱蜢的跳动也不曾放过。吉娃挎弓在肩,手里紧紧握着普济禅师所赠的那串金钢菩提念珠。阿斌手握银斧,严阵以待。

不知行进了多久,在一处山坳的拐角处,吉娃抬头看见了在对面峭壁上,似乎是石缝之间,插着一个什么动西,亮着银光。

“阿强,你看见了吗?那是个什么东西?”吉娃回头问身后的阿强。

阿强顺着吉娃的手指之处看去,可不是么,一个亮着银光的东西,长长的,但不能真切看出是个什么东西。

“吉娃哥,要不过去看看!”阿强说。

“可能距我们还远呢!它在对面的峭壁上。”吉娃说。

这时,其他的孩子们也到身边,并都看见了。

“嗨,怕什么?反正也没其它事。我看那东西正在和我们打招呼呢!”刘海说。

“我去吧!”阿斌仗着手中那柄由山蟒变化而来的银斧,心无所惧。而且他也确实想去看看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还是我去吧!这夜间山路不好走!”吉娃说。

“吉娃哥,还是别去了。那东西距我们还有一个山沟,太危险了!”阿娟心疼吉娃说。

“没关系,我注意一点就是了!”吉娃回道。

见吉娃如此坚决,其他孩子们也不再言语。

吉娃肩挎金弓,手里握住那串念珠,往山沟下走去。虎子紧跟其后。吉娃喊道:“虎子,回去,太危险!”,那狗似乎听懂了,乖乖地回到孩子们身边。

山沟间的路怪石嶙峋,崎岖不平,虽然有淡淡的月光,但这月光却又正好被大山遮挡,背着月光的山沟里一片漆黑。吉娃几乎是爬着在山沟间缓慢地前行,手指已被粗糙坚硬的崖石磨破了。孩子们已然看不见身在黑暗中的吉娃。阿娟好几次想呼喊一声,但最终还是止住了,因为在这静静的山谷间,一声呼喊或许就能被山上那一僧一道听见。每个孩子的心都悬着,等待着奇迹。

当吉娃渐渐靠近那个亮着银光的东西的时候,才发现要够着它有多么的艰难!因为那东西插在峭壁的上端,自己离它还有老长的距离。

吉娃四下摸了摸,在确定无其它方法可上峭壁后,他整了整肩上的金弓,又将念珠套在手腕上,紧了紧脚上的鞋,然后准备攀沿而上,去取那东西。

峭壁陡如绝立,石壁上除了些突兀的石块与生长于石缝中的枝藤,便再无它物。吉娃凭借悬挂的枝藤与石块,如笨拙的猴子般在绝立的峭壁上攀登。

当吉娃逐渐靠近那东西,并能借着它自身的银光而看清它的模样时,吉娃终于惊呆了!这会是真的么?它不正是父亲在吉布时为自己削制的那柄木剑么!怎么会在这里!吉娃清楚地记得那柄木剑在广汇镇与风婆婆的战斗中,被自己抛出去就再也没回来。天啦!它竟会在这里又与自己相逢。此地距广汇镇可是万里之遥啊!而且它还竟然能深深地插进坚如生铁的岩石中!一连串的惊奇与疑问在吉娃的心中骤然而生,让吉娃在惊奇与意外的兴奋中感觉此时似乎是在梦里。

吉娃紧紧抓住枝藤,定了定神,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看了看那剑所插之处的旁边,似乎有一棵附壁而生的树木,倔犟地弯曲而又向上。那树似乎不太粗壮,但好像也能承载自己的重量。吉娃想:爬到那树上去就有办法了。他继续向上攀沿,在身体靠近那树木的时候,他看准了那树的树干,双脚在石壁上突兀的石块上一蹬,奋力将身跃起,身子飞出去,然后紧紧地抓住了那树干,身子在半空中摇晃了好一阵才停下来。

“真是太危险了!如果这一下没抓住,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吉娃一阵窃喜。他翻身而上,终于站在了树干上。他踏着树干,小心翼翼地向那剑靠近。在将近树根的时候,他的手已能够着那剑的剑柄了。

吉娃在山沟与石壁上的努力,在山沟这边的孩子们一点也没看见,他们在寂静中焦急地等待着。

吉娃用力摇了摇那剑身,却丝毫不见动摇,仿佛这剑已与石壁相生。他稍作休息,然后提了提气,拼出了全身的力气,想把这剑从石壁中拔出,可他依然失败了。这剑稳稳地插在石壁中,尤如石壁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此时的淡月已然升至正空,缥渺的月光如水般洒在天荡山地界,先前黑沉的山谷也开始有些明亮,天空中疏星点点。吉娃回头望了望同伴,但因太远,不能看清人物,唯有阿斌手中那把银斧可见光芒。身下怪石兀立,如锥如芒。

虽然那剑与石壁牢如生就,不可动摇,但吉娃仍在作着努力。因为自广汇镇失落此剑后,他就发誓要将它找回来,这剑必竟是父亲给他留下的唯一的纪念!而今此剑就在眼前,又岂能弃之不顾!

吉娃拼出了最后的力气,他一脚立于树干上,一脚蹬踏于石壁,双手合握剑柄,在心中祈祷:“爹,赐给我力量!”,伴随着一声呐喊,奇迹出现了!这剑从石壁中轰然而出,一道银光划破夜空。

但因用力过猛,吉娃整个人连同剑一齐从半空的树干上坠落,他只觉头脑中轰的一下,身子急向下坠去。但他随后又似乎感到身体在空中飘浮起来,而且竟然还感到了身体如同龙身般的扭动。

也就在吉娃坠身悬崖,而后又飘浮于空中的时候,那插剑的峭壁几乎与脱剑同时轰然崩裂,闪亮着山石崩裂的火光。

吉娃如作梦般,手握银剑,稳稳地飘落于孩子们身旁。

这一切孩子们都看在眼里,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连惊呼的力气也没有!好一阵子,孩子们才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欢呼跳跃着争看吉娃手中的那柄银剑。

这剑通体亮着银光,如同阿斌那柄银斧。剑柄上的花纹依然是父亲当年所刻时的模样,但它比从前似乎长了些。它已不再是一柄普通的木剑,比从前沉了许多,而且有着金属的质感。

吉娃手握银剑,不禁热泪盈眶——这是久别重逢的喜悦,是失而复得的甘甜,是有如再见父亲时的亲切!

“爹,这剑我又找回来了!”吉娃在心中说。

正当孩子们在为吉娃又找回了失落之剑而兴奋的时候,正当孩子们在猜测与讨论这剑如何从广汇镇飞越万里,又竟能牢牢地插进石壁的时候,从孩子们站立的山石的上方,传来了一个声如洪钟的声音:

“哪里来的娃,敢在天荡山夺宝!”。

孩子们应声望去,只见在山石之上立着一僧一道

【作者***】:因为工作关系,很久没发此书,请大家见谅!(未完待续)

相关小说:扑克掠夺者方芥舟和他的女人们山村一亩三分地旁门散仙超凡入圣松山迷情相爱十戒决胜官场从拂晓而至的你万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