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次元吉布传奇章节

献宝物道士邀功 施手段云龙除妖

推荐阅读: 暗黑系暖婚将进酒我投篮实在太准了我的细胞监狱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我在足坛疯狂刷钱夫人每天都在线打脸宦妃还朝首领宰今天也想被咒术师祓除系统逼我做皇帝

书回前文。

且说那金枪将胥贵于勋天府前放走三十名剑客之后,这三十名剑客并未出城,而是潜伏城中,暗访勋天下落,寻找救人之机。

几天下来,这京城之中已多有事出——雌雄双钩岳霸被捉、金枪将胥贵逃走、赤龙纳妾、宋巨然着手查案及勋天被投天牢之事,俱被三十名剑客探得真切。但三十名剑客唯独不知赤龙已受仙君一粒丹丸之功而除魔归正,已与吉娃等人结为同盟。众英雄一直在暗中查访,寻找救勋天之良机。正因此故,那日雌雄双钩岳霸在家中较场演练“锁龙钩法”,不期正好被乔妆改扮的三十名剑客之一的欧阳云龙碰见。云龙于那花墙之外见岳霸所练钩法风雨不透,如行云流水,这才情不自禁叫出一声“好”来。此也正是上文书中提到的那声“好”的来由。当时岳霸也听到这声“好”,并欲前去观看,却不料风婆婆又到,将岳霸捉去了。

三十名剑客虽已探得那勋天被投天牢,本欲前去劫狱。但此时天牢仍在赤龙之掌中,众人不敢妄动,怕劫狱不成,反将勋天性命害了。直到邓忠那夜遇上“京城五怪”,并将其诛杀,众人才知那拜斯已派人在此城内搜查,此城已不可久留。于是众人当夜议定,留下欧阳云龙一人在京中暂伏,探听城中消息。其余人等当夜便越城而去,藏身于京城之外四十里之磨盘山中,等侯云龙消息。众人去磨盘山暂且不表。

自众人去后,欧阳云龙乔妆改扮,作一樵夫,将那“金柳软剑”系于腰间,肩担一挑柴,在城中暗访。

这欧阳云龙与其他剑客一样,本也是江湖中人;后因勋天图谋大事,才招其至麾下,作了勋天府一名家将。云龙自投勋天以来,感勋天之正直,便忠心耿耿,平日里少有出门,在江湖上便绝了行踪,成为江湖传奇。

云龙一人在城中暗访数日,已有所获——踏雪无痕郑浩兵败峡谷、一群域外之客已去龙现山、赤龙被削职赋闲等一干事情都被云龙探得真切。

看看拜斯百岁华诞将至,欧阳云龙觉在此城之中难以再有所获,便欲出城奔磨盘山与群雄相会。

这一日,欧阳云龙正往城门而去。路过一拐角处,猛见前方一彪人马过来,服色杂然,而森严无比,其队两旁有官兵护卫,而中行之列,为道家人装束,其队之前,有一黄袍黄马之将开路。行旅之中并无旗号。行列中一老道白发白须,清俊瘦骨,身着青布道袍,盘腿坐于驷马大车之中,身前一巨盒,盒身刺满天地海浪纹,盒挂红彩。此一行队伍正往京中紫禁而去,街边众人尽皆避让。

云龙心生惊奇,这才打消出城之思,紧随那队之后,来至宫门之外。

书中道来,此一队人不同寻常,自然颇有故事。

那道人中为首者,本为中土道人,名唤“浮虚子”,乃“空谷山人”门下之徒。出家人本该名利看淡,静心潜行。而此君不然,自辞师下山以来,便遍行不义,或以神医之名、或以仙术之由,哄骗钱财,以期荣华光显。

不久前,浮虚子偶得一奇石。此石出于戎城三江交汇之地,长江之头。此石大如团扇,石纹可呈两面观。一面石纹正如一黑熊推山之图,从那山石中蹦出一孩儿,旁有孔雀观之;另一面石纹正如一礼道之人,双手合什,虔诚礼拜。两面石纹俱皆正立,毫不错位。得此石之村民俱皆不识此图,唯浮虚子识之,命名为“启石”。此名自有深由;

启者,夏启也,为中华第一帝,开夏朝数百年基业。而启之父,乃为大禹,相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妻感之,作饭食以送夫。却不料正遇大禹化身为黑熊推山治水。其妻不识,以为遇妖,大为惊愕,返身而逃,却撞入山崖之中。大禹见之,立推山救妻。可不料从这山崖之中蹦出一个孩儿,此孩儿便是启。此面石纹正与另一面石纹相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浮虚子得此奇石后,喜不自禁!因他深知,此石之现,正如古之“鱼腹藏书”、唐之“洛河神碑”,自然可以大有用处。而此时拜斯正在为自己百岁华诞遍搜奇珍,欲寻镇国之宝,作庆典之用。浮虚子得此消息,这才不远万里,来此域外之国,作圣物之献。

紫禁宫门自然森严,无皇旨一切人等不得擅入。故欧阳云龙只好于宫门外徘徊,眼睁睁见那队人进去。

且不言云龙于街前徘徊,只道那行人入宫后,有人将浮虚子及其门人送至金阙宫前,众人站定。而后,浮虚子被皇门官所宣,飘飘然入宫去,身边四子抬巨盒相随。

那拜斯坐于金殿之上,殿下文武百官站立。浮虚子不拜不跪,仅施道家之礼道:

“窃闻吾皇之威,威震环宇;施政之明,虽尧禹不能及!故国道昌旺,万民乐业。此天朝之圣相也!

昔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使洪流得治,万民乐居!而吾皇之德,正可与禹共日月!故天有所兆示也。

贫道于长江之头得一神石,石纹天成,可见大禹治水之故事,也可见开天劈地之功也!贫道度其天意,名之‘启石’,今不远万里,敬献我皇之前,以昭天地之惠,启天之感应也。”。

道人言毕,将木盒取下,见一石安放于精致檀木座上。其石面之纹,真正天工巧夺!有一词正可赞此奇石:

莫道词家笔生花,见此奇石妙难夸。石纹两面皆故事,引出中华第一家。诚礼佛,禹推山,蹦出孩儿建夏朝。天公开物谁能解,若说无神怎有它!

——借鹧鸪天调听松斋词话

拜斯下殿观之,甚喜!令皇门官将其珍藏,收入“藏宝阁”中。

拜斯道:“此石神奇,可列国之瑰宝!在朕百岁华诞之际,与天下人共赏!”,并当即封浮虚子为国师。

浮虚子献宝之事不径而走,天下人尽知。那欧阳云龙子自然也知道了。云龙心想:“此宝石出于天地之间,自然有所兆示,又岂是无道之君所能拥有!天地宝物,得非其主,岂不可惜!我何不盗之以献明君之前,物尽其用,以成大美!”。

数日后,便见有一衣着平常之人常在金阙宫墙外徘徊,不时停停走走,如若闲步,巡城之兵并未在意。

一日夜间,星月无华,四野静寂。旦见一人影猫腰而行,来至金阙宫外东墙下,四下张望片刻,轻轻一纵身,飞落城墙之上。此人于墙头黑暗之处静观片刻,这才将一“探路石”打入墙内。这人见墙内仍无动静,这才飞身而起,顺手摘落墙边几片树叶,抛向前方,而后踏叶飞渡,只须臾功夫,已落身在金阙宫内“藏宝阁”檐下。随后身贴阁柱,四下静观。

此时,正有一队巡夜之兵过来,绕“藏宝阁”转了一周,见无异样,便又往别处去了。

此人见那队官兵去后,这才现身,绕阁转了一周,见此阁门窗紧闭,无有入口。这才又纵身而起,窜至阁檐之下。良久之后,才于檐拱之间发现一处拱口,大如猫洞。此人平息静气,须臾间便闻有骨节崩响之声,声脆而低,发于体内。此时再看此人,已然身小数倍,由那拱口而入洞中。

书中道,此人不是别者,正是欧阳云龙也!刚才所展之功,正是本门青城绝学——缩骨神功。

云龙入得阁去,并不寻那奇珍异宝,只往那巨盒寻去。不多时,已见那巨盒正置于前方玉台之上。云龙心喜过望,快步向前,却怎知心生大意,竟踩动机关,三只飞箭从其前、左、右一齐射来。此时屋内漆黑,云龙并未见其箭,只闻有箭破风声。云龙暗叫:不好!此时已后退不得。云龙急中生智,一翻身跃上空中,双脚倒挂于阁梁之上,这才躲过一劫。此险刚过,却又再出事端。那阁梁之上牵有一绳,绳系铜铃。此绳一动,便闻阁之四周铃声顿响。立时,一群虎狼之兵已举火把将此阁围定。那兵众之首正时浮虚子。

云龙此时已知死战在前,率性下梁,将那巨盒击碎,把那块奇石包入布袋,十字交叉负于其背,而后一掌击碎阁门,从正门出。右手执“金柳软剑”立于场中。

“来者何人!?竟敢来此皇家盗宝!”,浮虚子道。

“是你爷爷欧阳云龙!”,云龙回道。

“小娃娃,快快放下宝物,让你过去!否则,立死当场!”。浮虚子道。

“呸!你爷爷行走江湖,从未有过半途而废之事!有本事就来爷爷手上取去!”,云龙道。

浮虚子见状,知讲话无意,便挥手下兵勇上前。可他哪知,这一群看似凶悍之兵竟在云龙面前如若草芥,只一个周旋,便已有几人倒地而亡。

浮虚子一见,知面前之人不可等闲视之。这才一纵身跃起,一记拂尘打来。云龙一记“子婴让路”,避开拂尘之力。可怎知那拂尘之后紧随一剑,斜劈过来。书中道,这正是浮虚子的手段,名为“拂剑相随”。

云龙万没料到有此一着,急忙忙以手中剑相迎,一记“推窗望月”架开道人之剑,这才化了此劫。

“娃娃,好手段!”,浮虚子道。随后举右手剑一记“仙人指路”,奔云龙而来。云龙也不谦让,举剑拨去,顺势进招,一记“白蛇吐信”,剑奔道人颈项而来。道人一记“浪子回头”,翻身后退。这二人才又站定,相距数尺。

书中道;这道人何以于此现身,却原来是拜斯此奇石心中甚喜,自觉此乃天地之意,正应皇权天授。又观浮虚子有几分仙风,想必也有些手段,这才授国师之位,并令其守护藏宝阁,故才有今日之遇。

此时,欧阳云龙仍被众军围住,浮虚子执拂尘于前,云龙心想;我身在禁宫之中,乃虎狼之地,如不立时脱身,待其援军至,则我命危也!想到此处,手上已有准备。

那浮虚子见眼前人功夫了得,知今夜定是恶战,于是心中已有主意。浮虚子招身边一名校卫过来,于其耳边私语几句,那校卫便立刻去了。

而此时那欧阳云龙也急于脱身,哪有功夫与其周旋,于是便往那墙边退去。

那浮虚子见状,道:“阁下休要逃走,且陪我再耍耍!”,于是,抢步上前,将左手拂尘打来。欧阳云龙知道,这道家人拂尘,若在平常之人手里,也无非为一摆设而已。但若在有道之人手里,则成杀人的利器了。故云龙不敢怠慢,将身一缩,来个“灵猫藏身”,那拂尘正从头顶掠过。而后,云龙将手中剑一记“青蜓点水”,奔道人丹田而去。

且说这浮虚子也不是常人,随其师“空谷山人”习道,自然也有几分手段,也不是浪得虚名之人!只见道人将右手剑往胸前一拨,顺势其身一转,一招“猛虎翻身”,拨开了云龙之剑。同时,一招“白鹤亮翅”,手中剑又奔云龙连肩带臂而来。

此时云龙想用手中剑去架已然来不急了!云龙急中生智,干脆来个不躲不藏,身子反往前进,一招“猛虎扑食”,已将道人腰身抱住,那道人之剑已然走空。道人万没料到云龙有此一着,于是身体不由得倒退几步,待其站定之后,一招“獅子抖虱”。此时云龙只觉一道劲力,那道人腰身无论如何也抱不住了。于是,云龙顺势一招“哪咤搅海”,身子在空中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而后落于数丈之外稳稳站定。

那道人哪里肯放,抢步上前,一拂尘扫来。云龙看得真切,叫声“来得正好!”,于是身体跃起,那拂尘正从云龙双脚下而过。说是迟,那是快,旦见云龙左脚在拂尘之上轻轻一点,身体又借力跃起,而后身体倒悬,从空中下。同时,云龙轻抖手中剑,那剑立时又化为一根金绳,柔若绵蛇,往那道人颈脖一绕,而后往怀中一带,可怜道人颈脖立断,头颅滚地。

众兵一见,立时惊呼而散。

就在此时,忽闻从远处传来一阵马踏人喊之声,来者正是“踏雪无痕”郑浩及其三千刀客。云龙听见,哪里还敢停留,赶紧跃墙而去。

书中道,这正是刚才浮虚子在那校卫耳边所言之事。道人本想拖住云龙待其援军至,却没料到反将性命丢了!

这正是:

英雄生来手段高,皇家盗宝如探囊。

可怜浮虚命该绝,反将宝物送英豪。

——听松斋词话

云龙盗宝而去,连夜至磨盘山与群雄相会。此奇石后被剑客献于屠龙新政之前,真正镇国。

欲知后来如何,请看下回再讲。(未完待续)

相关小说:扑克掠夺者方芥舟和他的女人们山村一亩三分地旁门散仙超凡入圣松山迷情相爱十戒决胜官场从拂晓而至的你万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