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次元吉布传奇章节

毒手山人欲讨命 天山老母救其徒

推荐阅读: 暗黑系暖婚将进酒我投篮实在太准了我的细胞监狱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我在足坛疯狂刷钱夫人每天都在线打脸宦妃还朝首领宰今天也想被咒术师祓除系统逼我做皇帝

且说“血滴子”邓忠盗宝遇险,被一人救下,却谁想又要被索其命。

邓忠闻言,惊道:“在下与尊驾素无怨仇,何出此言!”

那人道:“阁下可还记得那‘阴阳脸彭霞’么?”。

邓忠此时才忆起那夜于老黄果树下战“京城五怪”之景。邓忠道:“尊驾何人?”

那人道:“老夫便是那阴阳脸彭霞之师,毒手山人!”

邓忠闻言,心中一时紧张!真是冤有头、债有主,不期于此之际与之相逢。

双方此时正面对面而立。

邓忠借着头上月光,见此人:

身材矮小,不足六尺,左腿已残,悬于半空。左手执拐,身体斜靠,身着青布半袖开敞,腰扎一条布带,布带上挂一酒葫芦,脚蹬破口青靴。

头戴行者金箔,枯发飘飞,须眉皆白,骨瘦如柴;此人年纪在六十开外,疯疯傻傻,似人似妖。

要问此人者谁,却是大有来头!此人幼年时父母双亡,由其奶奶抚养,少而多艰,家道贫寒,又因身材短小之故,常受邻里孩童欺玩,于是立志习武。初从于村之武夫,也无非学点花拳绣腿,分叉打滚而已。

古人言,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一日清晨,于村头断桥老秃树之下,得遇一行脚之人。此人见此孩童于树下习武,稚幼可爱,便与之较正武技。此孩子初为不服,道:“看你破衣烂衫,能有几许手段?”。

那人道:“小娃娃,海水不可斗量,人才不可貌相!要问我的手段,可能震动天下!”

那孩子道:“我听我师父讲,凡夸口者都是无实能之人。如你真有手段,可能使来看看!”

那人道:“真是世事欺人,金未得试作铜观!小娃娃,今日算是你的造化了!也算你与疯丐有缘!待我练过功夫,你可随我习武么?”。

那孩子道:“若你能让我佩服,则我愿随师父去!”。

那人闻言,哈哈一笑,道:“小娃娃,一言为定了!”,于是闪展腾挪,将一趟拐法施展,只见得:

虎跃龙腾动地来,风随拐动起尘埃。左化天光开凡界,右起真火在盘旋。似恍惚,又真见,风火相随人难辨。三十六路避火咒,乃承仙家李铁拐。

——鹧鸪天听松斋词话

那人舞动其拐,至激烈时,那一旁之老秃树,竟被一股无名之火烧着了,焰可薰天。

此舞已毕,而那孩子已惊得呆了!于是应其前言,辞别奶奶,随此人而云游天下。

你道此人为谁?此人便是“毒手疯丐”,适才所舞者,即是“避火神拐三十六式”,相传乃八仙之一李铁拐所创。

此孩子便随其师习艺,不觉已有经年。后“毒手疯丐”仙逝,将此拐赠与其徒。临终时,又将此孩儿托于崆峒高人“前世遗民”杜老怪门下习艺。故天下人只知“毒手山人”乃崆峒门下之徒,而不知其师“毒手疯丐”也。乃至成年,而后辞别其师,这才回家探望奶奶。可此时老人家已然辞世。于是,便独自闯天下。

此孩子成年之后,不再与人言其前姓,而以“毒手山人”自号,皆因感其二师也!“毒手”乃其前师之号,而“山人”乃其崆峒之居。

“毒手山人”遍行天下,行正义、诛邪恶,战高手无数——杀“**大盗”杨一枝于西湖、诛宦官“郭千岁”于北京、灭“小霸王”小西川于成都。而最终成名于一战,也因此战而伤残其一腿。此便是与“云中圣手”白姑之战。

当年“云中圣手”白姑名闻天下,而其掠宝成性,夺天下奇珍,杀人如麻,无可匹敌。那日夜,“云中圣手”至梓州凤凰山“琴泉寺”欲杀庙夺宝,却不期被云游之普济以“金钢菩提念珠”打落那“锁喉针”,救下琴泉寺中住持“独臂尊者”,白姑逃逸。此即上文书中提到的。

“云中圣手”白姑后又于戎城东山“白塔”之下“东山寺”盗宝,正遇“毒手山人”经此过。二人于塔前一战,白姑以“锁喉针”伤了“毒手山人”左腿,而“毒手山人”也因长于使毒,故那“锁喉针”之毒没能要了“毒手山人”之命,但却致使“毒手山人”残了一腿。而“毒手山人”以铁拐击中“云中圣手”白姑后心,白姑丧命于“白塔”之下“东山寺”。因此天下人盛传“毒手山人”之名,名贯宇内。许也正因此故,戎城三塔(白塔、黑塔、旧州塔)也因此而名,与三江(金沙江、岷江、长江)共成“戎城八景”之一,“黑白二塔隔江望,三塔三江映日月”。有词赞道:

东山之上望戎城,金岷聚,长江名。三塔相映,三江波难平。接引千帆来此客,叹胜景,堪奇绝!

水有温柔塔有魂,遥相望,共日月。相顾千年,终将凡心灭。应是多情不相识,帽虽换,旧颜色。

——借江城子调听松斋词话(戎城之景,以黑白二塔互换其帽为最,尤因长江而名,故作上说。而今三塔依在,江水滔流。以上之言,仅为戎城之一景也!听松斋周建记于长江之南岸六中老校舍。)

“毒手山人”左腿虽残,但其武艺却并未逊色于前,此皆因其有崆峒一门绝技,经其常年苦习,竟以崆峒绝学弥补了身残之不足,武艺更有精进。这才叫“勤能补拙是良训,天之造物有奇缘”。屈原遭流放而成“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成“史记”,此皆为不幸之中而成有幸,苦难之中而成奇迹!

“毒手山人”膝下仅有一徒,便是那“阴阳脸彭霞”。

书回前言。

那夜“血滴子”邓忠于京城之中老黄果树下诛杀“京城五怪”之后,此事便在江湖成了新闻。

其实那夜“血滴子”邓忠诛杀了“京城五怪”中三人,而那“赤蓝二火君”被“玉剑娇娘”那紫燕飞刀所杀。此五怪尽死,而邓忠与“玉剑娇娘”又逃逸,此二人之为本不该被外人所知。但众看官却别忘了,那“血滴子”早已成名江湖,其暗器“血口金钟”乃其师“天山老母”所授之独门暗器,其暗器所留之伤自然与其他兵刃所留之伤大不相同。故此事才最终被江湖中人所知——那销声匿迹多年的“血滴子”邓忠又重现江湖。于是,邓忠诛杀“阴阳脸彭霞”之事才最终传至其师之耳。“毒手山人”早年行走天下时,也曾听说过“血滴子”的名号,只是无缘会过。而今爱徒被杀,“毒手山人”这才出山,欲为其徒报仇。

“毒手山人”自下山以来,一路暗访,这才来至此域外之国。今夜正到京都。

“血滴子”邓忠自打从西门出不久,其实已被“毒手山人”所见。“毒手山人”见此人行色诡异,知其不是常人,这才暗随邓忠之后,来至城东之下。

邓忠越墙而过,“毒手山人”也跃上城头于暗中观看。邓忠被一群官兵围住,情势危急。“毒手山人”赞其轻功之术,不忍邓忠被害,这才于城头之上顺手打出一团火球,引开官兵注意,而后施展崆峒之学,来个“燕子三抄水”,将邓忠救下。

可谁知天下事竟如作书般奇妙!“毒手山人”无意中救下之人竟是杀害其徒的仇家,真是冥冥之中,暗藏因果。

仇人相见,自然分外眼红!

“毒手山人”道:“娃娃,今晚老夫救汝之命,却又将夺汝之命,真是人间之戏也!”。

“血滴子”邓忠道:“前辈,请听我一言如何?”

“毒手山人”道:“有话快讲!汝杀我之徒,今夜怎能走脱!听你一言再死,也不枉我一世英名!来日在其师‘天山老母’之前也好交待”。众看官,你道“毒手山人”何以知道邓忠之师?此皆因邓忠成名之器“血口金钟”之故。因其暗器乃“天山老母”独有,故江湖中人尽知其师为谁。这才叫:人的名,树的影。

邓忠道:“谢前辈之恩!想我与前辈之徒本无仇恨,而杀其徒,非其所愿也!皆因其徒助纣为虐,不问正邪之分,而投无道之君。那夜欲至‘夫子庙’诛杀域外来的一群孩子,这才被我撞上。两军对阵,生死存亡,只在旦夕,拼杀之间,只凭手上功夫论生死,误杀其徒,自非晚辈之愿,望前辈察之!”。

那“毒手山人”闻言,道:“阁下巧言舌辩,怎能逃此生死之门!老夫膝下仅此一徒,却被阁下诛之,而今狭路相逢,自当以死偿其命也!”。

邓忠道:“前辈此言差也!岂不闻生死之间,旦凭一义乎!而义之高下,在正邪之间。义者,以凛然之气立于天地,气贯长虹,义薄云天,虽死生亦不在思!而不义之徒,只求名利,受利忘命,月黑杀人,风高放火,此样之人,纵有惊天之才,也无非为一狗犬也!在下也曾听闻前辈故事,杀**盗、诛‘郭千岁’、灭小西川,又于戎城白塔之下战‘云中圣手’白姑,伤残一腿,而其名广布,此皆前辈行正义,伸凛然而成其名!今夜晚生得遇前辈,乃平生之幸也!”。

邓忠此言,不偏不倚,道之属实,那“毒手山人”闻言,不觉心中有所思。但怎奈其爱徒被杀,其仇在前,一时间也被仇恨所迷,欲动杀机。

“毒手山人”道:“正邪之道,自有天知。杀人偿命,也为至理!我也听闻拜斯无道,而致天下惶然,民欲生变!此为大道之行也!但阁下杀我爱徒,我身为其师,又岂能坐视不顾,而令天下人笑谈!今夜狭路相逢,阁下拿命来!”言毕,跃身而起,舞动铁拐,奔邓忠前来。

“血滴子”邓忠此时知道,今有“毒手山人”于前,想逃也为奢望也!因于“藏宝阁”之前,“毒手山人”能于众军之中,单手提领将其救出,越城墙、逃京外,这等功夫,又岂是自己所能比之!纵然此时尽其全能而搏,也无非增其笑谈也!故邓忠只是闭目而待其死!

忽然间,旦闻一声脆响,那“毒手山人”手中之拐被一道劲力荡去,邓忠得救。而场中又多一人也!

“老怪,休要逞强,天山老母来也!”此言一出,场中二人立时大惊!

邓忠这才睁目,见前面背向一人,好生面熟,只见得:

身着粗麻长衣,左手执一盘龙木杖。背如陀背之妇,腿如老迈之妪。发盘脑后,稳稳立于二人之间。

“老怪,休要伤我徒儿!你家祖奶奶在此!”那妇人道。

“天山老母,今日又见面了!”那“毒手山人”回道。

“哈哈,自天山一别,你娃娃怎的残了一腿!?”那妇人道。

“此为过往之事,不说也罢!奶奶今夜突现,乃在下之幸也!”毒手山人道。

众看官,你道来者为谁!此正是天山老母也,“血滴子”邓忠之师。要说这“天山老母”,其寿甚高,已越世数百载,与“梨山圣母”为一辈之人,其辈份之居,就连“毒手山人”之师“毒手疯丐”与“前世遗民”杜老怪都得叫声祖奶奶。江湖中常以名胜人,故而那“毒手山人”这才惊惊惶惶,恭身而立。

要说这“天山老母”何以不居天山,而悄然降世。此事却有来头

书回前文。

自“血滴子”邓忠杀了“阴阳脸”彭霞之后,此消息便在江湖上不径而走,最终也传至“天山老母”耳中。“天山老母”知道“阴阳脸”彭霞乃“毒手山人”之徒,而“毒手山人”又是“毒手疯丐”的徒儿。“天山老母”与“毒手疯丐”及其徒儿都是旧识,也素知其二人的秉性:恩怨分明,有仇必报!而今其徒杀了“毒手山人”的爱徒,想必其师必不能善罢甘休,于是这才下天山,来此域外之国,为其徒儿撑腰。

当“毒手山人”暗随“血滴子”邓忠时,老母便已在暗处认出了“毒手山人”,这才暗随其后来至城之东墙下。因“天山老母”武功之高,远非“毒手山人”所能望其项背,故“毒手山人”没有丝毫察觉。“毒手山人”出手救下邓忠及刚才这一番对话,全被老母看见、听见了。在“毒手山人”欲害徒儿时,老母这才现身,这才真叫“无巧不成书!”

“天山老母”现身,此时场中气氛立时变了模样。

欲知后来如何,旦看下回。

作者电话:1568079988(未完待续)

相关小说:扑克掠夺者方芥舟和他的女人们山村一亩三分地旁门散仙超凡入圣松山迷情相爱十戒决胜官场从拂晓而至的你万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