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玄幻观音慈航章节

第三十六章

推荐阅读: 暗黑系暖婚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将进酒我的细胞监狱我投篮实在太准了宦妃还朝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系统逼我做皇帝夫人每天都在线打脸首领宰今天也想被咒术师祓除

邹林对英子说:"出演苏联的剧本,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是一台大戏。"

英子说:"建国几十年后,前苏共党的领导层中的严重腐败,已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即他们所攫取的特权和社会财富之多,使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外衣已成为他们更放手,更放心地侵占和鲸吞更多的社会财富的障碍,他们已不能满足于能够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的事实制度,他们要的是与腐败的事实制度名符其实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他们实现了在自己政党的葬礼上完成保障自己致富的法律程序的目的。在人民的心目中由于他们早已变质腐败,而不再承认他们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对它的倒塌示以冷漠是自然的。因为这样的党和社会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还有什么关系吗?这些都非常尖锐地提示了前苏共完全违背了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

邹林说:"我国国内一位民主人士在全国政协会上的发言:谁都知道:"谁能******谁也打不到共产党!只有共产党内部腐败,才能不打自倒。"。谁腐败,谁就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背叛。戈尔巴乔夫当年主政期间所做出的那个最后历史性决策,不论是一场欢快的民主盛宴,还是一剂苦口利病的良药,最终吃到肚中的都是俄罗斯人民。所以唯有俄罗斯人民所下的考语评价,才是历史最乐意接受的结果。除此之外,任何人似乎强加不得。何况戏剧再现那些人物,使我们在第三十一节共同欣赏人类社会中的政治人物。"

书接上回:舞台布景中出现灯光照耀着通宵达旦的克里姆林宫宴会场面,有斯大林、赫鲁晓夫、贝利亚、马林科夫、布尔加宁等人,同时还在播放斯大林最喜欢的美国西部牛仔电影,斯大林将赫鲁晓夫等人灌的酩酊大醉。斯大林还喜欢的叫他们跳舞取乐,赫鲁晓夫不得不为他表演乌克兰的传统舞蹈戈帕克。配乐中的音响狂热起来了。赫鲁晓夫由不甘情愿,到激情四射,最后简直就跳疯了。斯大林一激动中风死了,贝利亚将斯大林拖下了舞台。马林科夫高兴的又和赫鲁晓夫双人跳起戈帕克。

正在这时,勃列日涅夫从幕后转到台上,对舞者亲吻。他一个个都要吻,是那种俄式的三次贴面礼。他的拥抱热烈而又真诚。舞剧表演被干扰了。

赫鲁晓夫脱下皮鞋,敲打桌子,表示抗议。那节奏就是爱尔兰踢踏舞。

勃列日涅夫看来要发动政变把赫鲁晓夫一伙赶下了台,强制"退休"他们,让他们失去在舞台一切权力。

赫鲁晓夫在舞台一角得知后大吃一惊,有人要退场,他当即表示反对:"退场?我们干嘛要退场呢!"于是在赫鲁晓夫的安排下:不退场,而是要搅乱舞台,让演出落幕!

赫鲁晓夫带领一干人按计划行动了...。赫鲁晓夫大声的打断勃列日涅夫,喝问他有什么资格说话,并大声宣称自己按照演出程序也有权发问,其他的人立即大声的喧哗起来,吵成一团。为了增强气势,还用摆在桌子上的名牌来敲击桌面,噼噼啪啪的响个不停...

顿时,舞台上吵闹声、斥责声和哄笑声响成一片,演出再也开不下去了。

就在这个当口,赫鲁晓夫的手表掉在地上了,他于是弯下腰去捡手表...可是,他在桌子底下捣鼓了半天,竟然提了一只皮鞋上来!!他接着就用皮鞋使劲的敲起桌子来,咚咚咚,咚咚咚...俄国人那种敢于搞砸舞台的气魄,真是痛快。

眼看演出要彻底完蛋了,勃列日涅夫略施小计,把背景和道具给换了。赫鲁晓夫被导演请下了台,坐在了观众席上。

赫鲁晓夫很不适应,感觉很痛苦,感觉自己被欺骗了、被抛弃了。他一个人坐在椅子里发呆,老泪纵横...

程华这几个老农壮起胆子对他说:"喂,尼基塔!他们不会在这儿把你干掉吧!"赫鲁晓夫头也不抬答道:"不会的,不会的!"

演出继续,舞台上又上来一位戈尔巴乔夫,他抛出《改革与新思维》,并在舞台上扮演了主角,并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教条,允许东欧国家民主化。并将这个政策戏称为"辛那屈教条"。

灰鸽在台下说:"这个政策在东欧于1989年内导致了一系列大多是和平的革命。只有在罗马尼亚发生了暴力事件。这实际上结束了冷战。上述都不重要,最根本的是你的政府人民已经不满意了。西方政府人民不满意可以更迭,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人民不满意一样要更换。这就是人类历史的规律,谁得民心谁就得天下。通俗的说:一群人选出个头来,他要让人满意,就往下当,不满意这群人就要换人。"

接下来的台上的戈尔巴乔夫主张要对经济和整个社会体制实行深刻的改造,彻底否定了勃列日涅夫,把他赶下了舞台。

他发表演说:"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上,新党章中要以"有计划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取代了建设"发达社会主义"、"成熟社会主义"的等提法。这种改变表明了对过去那种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不切实际的理论的否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的关系上,对那种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会"自动相适应"的传统理论进行了批评,明确指出这种理论已被实践证明是站不住脚的。斯大林时期以来,苏共在理论与实践中所创立的一整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无疑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对于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过巨大的历史作用。但实践也证明,这一社会主义模式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病,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日益暴露出各种矛盾,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障碍。我们要"公开化、民主化","毫无保留、毫无限制的公开性的改革思维。完全放弃对国家权力机关和管理机关的越权取代,放弃几十年保留下来的由党委承担不属于它的行政管理职能的做法。"

沉寂的舞台,忽然间风潮激荡,电闪雷鸣,知识分子们认为自己的"狂欢时节"到来,各种思想破土而出、交相争鸣,抒发多年积藏内心的压抑。他们在大声的朗诵。那种思想、理论如同解冻的春水,冲击着原有意识形态的堤岸。一时间社会的热点变成思想的交锋与争论,舞台上的政治已幕开乐响,各种流派、各色人等粉墨登场。他们首先是斯大林及相关的历史问题,然后是否定列宁,再后是否定社会制度,否定相应的主义。然后又聚在一起改国名、城名和路名。"

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共和国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的命运由它们自己决定"。同日,他还发布命令,停止各政党和政治运动在苏联武装力量、内务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其他护法机关、铁道部队、其他军事单位和国家机关中的活动。这样,统一的苏联共产党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灰鸽在观众席上大惊失色:这太使人震惊,在苏联共产党执政时期,党务大楼多么漂亮、高达和俊美,比政府的还要好。戈尔巴乔夫就这么一说,前苏共就此被迫解散了。戈氏原想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公开、民主",矛头直指领导管理机构这些阻挡改革的官僚机器,为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铺平道路,以政治改革当先,带领经济改革(1988年6月前苏共19次全国代表会议)实现他的新思维,至1989年,前苏联人民感受着从未经历过的政治兴奋,好像全社会都溶入滚滚的政治改革洪流之中。激情与亢奋,使人们一时忘却了货架变空、腹生饥饿与冬天的严寒——这才是对人们最大的威胁。当人们稍后清醒过来才知道,对于戈尔巴乔夫而言,不过是得到事与愿违的"引火烧身",而广大人民群众却丧失了自己的根本利益。"

戈氏在继任苏共最高领导当上了主角以后,以和平和裁减军备的倡导者的面目出现在舞台之上,并以积极的姿态与美国对话,不时地提出一些"新的建议",但美苏关系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他还极力反对美国总统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他发起了改革三大运动,一是"加速发展机械行业、赶超美国"。二是"学校电脑化",推翻前苏联以"重新塑造人的灵魂"为重点的传统教育,造就类似西方社会中的"白领阶层"。(由于当时的前苏联还缺乏大规模生产电脑的条件,使这一运动一开始就没有物质基础而化为泡影。)三是反酗酒运动。(由于运动本身本末倒置,加之社会、官员腐败,使酗酒越反越烈。)

在舞台出现了四个主题插曲:

第一,资金、外汇大量损失、得不偿失,民风进一步涣散,出现信用危机。

第二,80年代中期,石油价格大跌,1986―1987年,石油外汇收入减少三分之一,政府黄金储备从1985年的500吨,降至1991年的40吨。

第三,重大事故连接不断:列宁那坎市大地震;"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沉没,00多名旅客丧生;核潜艇沉没,全体官兵遇难;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重大事故,殃及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波兰等,危害人口达10万之众,直接间接损失达1000亿美元。

第四,国库空虚、大发纸币、预算出现黑洞、隐性通膨严重、官方统计虚伪,1985年苏财政赤字已达170-180亿卢布。1986年,形势更加恶化,预算已无法完成,赤字已超过500亿卢布。然而社会上却游荡着巨额卢布,构成"雪崩"之兆。

正在这时,舞台上有出现一个叫叶利钦配角,他上台后,利用民心,突然发难,矛头直指前苏共中央,但他首战受挫。可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叶氏对党中央发起突然袭击,公开谴责,戈氏"改革无成效",指责前苏共第二把手利加乔夫作风官僚,意在夺取最高权力职位。但这次叶又惨败,被逐出政治局,受公开批判,撤去高职。而受到严重打击的叶利钦,痛定思痛,他深知民意仍属于他,因而克制消沉与绝望,汲取社会和民众的关注与鼓励,坚定斗志,决心冒险,将自己置死地而后生。叶利钦违背前苏共中央的决定,擅自决定在莫斯科参选并以占选区89.44%的压倒多数选票击败前苏共在当地推荐的正式候选人,当选为前苏联人民代表。与此同时,前苏共一批正式推荐出的党政领导成员在各地落选。叶利钦敢公开违背纪政纪,参加竞选,是因为他知道,他此前的作为已博得了人心,故决心冒险争夺人民代表席位,以取得发言权。一个党员,置党纪政纪于不顾,公开与党抗衡,竟然,能得到90%的群众拥护,当上了人大代表——这是震惊世人的危险征兆,是当时时势造出的风云人物。叶利钦就此挣脱了受挫后的困境,从背水之战中获得了生机,转败为胜了。他离主角的位置越来越近了。

可在后台又上了一个人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领着十几位前苏共党政领导组成"国家紧急委员会"发起对叶、戈"亡苏阴谋"的反击,企图对叶、戈进行制裁。戈氏遭到软禁。同日,他发布命令,宣布戈氏因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告苏联人民书中说,我所倡导的改革政策已进入死胡同。但在这生死关头,这些政变领导者没有得到广大群众(包括1500万党员)的支持和响应。而叶等人本可轻易就范,但派去逮捕叶利钦的克格勃最精锐的"阿尔法"分队,除组长一人外,全体成员拒绝执行命令,听任叶利钦率军队进入,并从容组织反击,机场没有关闭,白宫对外电话畅通,使叶可自由与西方各国首脑通话,争取援助。紧急委员会派去攻打白宫的军队,按兵不动,发生倒戈,许多坦克调转炮口,叶利钦竟登上坦克向欢呼的人群发表演说。亚纳耶夫的命令,无人执行,莫斯科、列宁格勒的很多人都选择了支持退党的叶利钦和自由派、民主派,使亚纳耶夫等人的国家紧急委员会挽救前苏联的最后努力归于失败,他们反被叶利钦逮捕。戈氏发表声明,强调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继续履行总统职务。"

舞台上退出了亚纳耶夫争主角的一伙,可戈先生却像被劫持的皇帝,叶利钦成了"救国英雄",成了戈的"救命恩人","救主有功",从此大权独揽,成了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无冕之王"。由一号配角走到了主角。戈已完全丧权,被彻底架空了。

叶利钦同戈进行了会谈,要他交出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发射.7万个核弹头的"核按钮"等。叶利钦保证他下台后享有优厚待遇。之后戈氏在舞台中央,面对着摄像机、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了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的讲话。他说:"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形成的局势,我停止自己作为苏联总统职务的活动。作出这一决定是出于原则性考虑。我坚决主张各族人民的独立自主,主张共和国拥有主权;同时主张保留联盟国家,保持国家的完整性。但是,事态却是沿着另一条道路发展的,肢解和分裂国家的方针占了上风,对此我是不能同意的。我还对我国人民失去一个大国的国籍感到不安,它会给所有的人带来十分沉重的后果。"

他神色黯然,语音悲切,前苏共创业时的辉煌与此时谢幕的凄凉形成举世难忘的对比。但表情严肃的他以乐观的预言结束了演说:"我相信,我们的共同努力迟早会结出硕果,我们的人民将生活在繁荣昌盛和民主的社会中。"

在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一面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族升上克里姆林宫。报幕员后台解说:"1991年1月5日19时45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一个昔日的超级大国:苏联已经成为历史。"叶利钦在台上开始唱独角戏了。

程华对舞台上演前苏联共产党的斗争哲学和残酷的历史事实瑟瑟发抖,这位憨厚的农民说:"人整人,比当面拼杀都残忍。"

灰鸽说:"台上那些人表面上不断重复党的文件和社会主义教科书上的观点,但自己并不真正相信,他们认为实行私有化的改革方案对自己最有利,从生产资料的管理者变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既可以实现个人财富的更快增长,又能让子女合法地继承财富和权力。在这些"精英"们的全力支持下,叶利钦终于以较为和平的方式迫使前苏联解体。"

舞台中央的叶利钦,在俄向俄国人民作年终致词时,说经过长时间和艰苦的深思熟虑后,决定退休,俄罗斯需要新一代有活力的政治领袖带领进入新世纪,请求国民原谅他过去的行政失误,并为无法达成人民的期望而道歉。"他走下舞台,普京上台了。

台上出现几个人。54岁退休工程师基尔斯科娃说:"叶利钦时代坏透了。国家所有资源一下子全落入少数人手里,给我们带来寡头财阀。他是谁都不会忘记的糟糕领导。"67岁退休工会成员布拉绍夫说:"苏联瓦解后,我们其实需要一段较顺畅的过渡,但结果得到的却是充斥不公和欺诈的乱局。他的时代甚至比勃列日涅夫那阵子更差。"45岁司机伊万诺夫说:"他创造了一个由歹帮控制的国家。他除制止了一场反戈尔巴乔夫的政变,无干过好事。"48岁医生科季尔尼科娃说:"叶利钦治下生活水准下降,社会分化。科学不获资助,许多科学家离婚或自杀。他没有真正代表我们的利益,而是以美国利益为先。"6岁退休牙医弗拉基米尔:"我信任他,他却卖国。他做的一切都为贪官。"45岁退伍军人阿莱姆巴耶夫:"我们原能轻易结束车臣战争,但军政高官却发战争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叶利钦在任期间高度重视对华关系,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两国各领域的合作快速发展。他为中俄关系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叶利钦的不幸逝世,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挚友。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说:"叶利钦总统是历史性人物,在重大时刻为他的国家服务。在苏联解体扮演重要角色,帮助奠定俄罗斯自由的基石,也是他国家历史上首位民选首领。"欧盟主席巴罗佐:"他拉近了东西方,把对立变成合作。"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世界会怀念叶利钦的勇气、坚忍和政治路向,他令自由得到胜利,引领俄罗斯走向民主。

大幕在这些人的评说中徐徐落下。戈先生出来谢幕了。戈先生说:"叶利钦为国家立下大量功绩,但同时亦背负了很多严重错误,堪称悲剧命运。我也一样,在1985年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后,为了推行改革的政策,在全国范围物色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我和他是特殊的一对搭档,尽管我们之间已视同陌路。叶利钦留给0世纪历史的最深烙印,是他在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进程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1989年9月叶氏访美,大开眼界,惊叹资本主义的成就,发誓要学习美国00年的民主和市场经验。叶在回忆录中说:"我领略了什么是'资本主义';,原来它并非是前苏联的敌人和可怕的恶魔,而是摆满货架的罐头和高速灵敏的电脑"。"(未完待续)

相关小说:本座的武侠长生路乾坤诀盗墓组合星门传说伪异能觉醒圣荫少帅别惹我血色法师虎啸全球神级小坏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