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三国之统御诸州章节

第四百零一章 敢辱我天子威严,该杀!

推荐阅读: 将进酒夫人每天都在线打脸系统逼我做皇帝暗黑系暖婚我的细胞监狱我在足坛疯狂刷钱首领宰今天也想被咒术师祓除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宦妃还朝我投篮实在太准了

等到手底下能战战兢兢的退出去之后,袁术目光阴鸷,望着空无一人的宫殿,相当的恼怒。

若非曹操这封讨贼檄文,袁术恐怕依旧沉浸在享受当中,而彻底忘记了自己所面临的处境,忘记了接下来可能会遭遇的敌人联合进攻。

曹操这无异于是直接把袁术蒙住头的被子给掀开了,顺便还拿强光照了照。

袁术怎么可能不恼怒,而且在他看来,自己已经是堂堂天子,曹操有什么样的胆子,敢说出这样的话。

袁术蹲下去,把自己刚刚甩在地上的檄文给重新捡了起来,然后扯着嗓门对外面的侍卫喊道“来人,速速去把纪灵大将军,还有司空他们都给叫来。”

袁术地盘不大,但是朝廷班制可一点不小,上到三公以及大将军,下到寻常的官员和将领,个个都安上了官职。

相当的正规。

纪灵作为他手底下的头号将领,自然是当之无愧的领了大将军之职。

这些人很快就被召见而来,礼仪十足,刚刚进宫殿,就一起行礼称呼道“臣等参见陛下”

袁术现在还是怒气冲冲的,只不过面上稍微有些收敛,甩了甩手,说道“免礼。”

“叫你们进宫,是让你们看看这个。”

袁术把檄文递给了纪灵他们,作为袁术的心腹之人,以及最受他信任的文臣武将,袁术是不介意给他们看到这种东西的。

杨弘这些人可都鬼精鬼精的,一看到这份檄文,还不等看完,立马就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陛下,曹操这等逆贼,如此行径,如此嘴脸,才是真正的乱党,为乱朝纲,祸害天下,致使天下不得安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如今天下大乱,十分因素,如曹操这等奸佞小人,可占五分”

一旁的纪灵也随身附和道“此言有理,倘若早有陛下这等人物取代大汉皇室的话,天下怕是已经重归于平静之中了,如何还会有现在这等乱象。”

“也就是这些人不识时务,各有野心,见不得天下太平,就想从乱世之中谋夺利益,如此人物实在是可恨至极,其心可诛”

杨弘等人可以说是嘴皮子相当厉害,死的都给说成活的了,仿佛袁术是天下最正义的一方,代表了黎明百姓,芸芸众生。

而曹操他们都是邪恶的一方,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天下太平。

袁术听到自己的手下这么说,脸色才好看了不少。

“你们说的不错,这曹孟德的确是心怀不轨,见不得天下安生,如今这等奸贼,居然堂而皇之的把所谓的檄文送到了朕的案前,众卿可有何良策”

阎象虽然因为反对袁术称帝,而被袁术有所不喜,略微疏远了几分,但他依旧是诸多臣子当中,分量十分足的那一个。

而且如今的情形,袁术已经称帝建制了,再说什么反对称帝的话也于事无补。

所以阎象之后也不再说这些话,才重新被袁术给接纳了。

此刻袁术面临如此情况,阎象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管。

“陛下,依臣之见,如曹操这等人物,务必发兵进行讨伐,以正视听。”

“曹操虽然实力弱小,不过是此刻众多诸侯当中较为势弱的存在,但他却代表了关东诸侯势力。”

“陛下无论如何也得发兵攻打,讨伐他,如果能够彻底剿灭曹操,那是再好不过,以儆效尤,杀一儆百,如此可以震慑其他势力。”

“倘若我军不闻不问,任由曹操在豫州沛国随意蹦哒,恐怕会让诸如吕布这样的人,以为我军软弱可欺,到时候才是真正的麻烦,必定会引来诸军联合。”

袁术欣然点头,这个分析相当符合他的想法。

姑且不管什么杀一儆百,还是说软弱可欺,反正在袁术的感官之中,谁敢挑衅自己,谁就该杀。

“曹孟德此人,张狂无度,先前被吕布给撵的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仓皇而逃,险些命丧兖州,把整个兖州给丢失。”

“还是有朕替他解围,亲自开口向吕布说和,吕布卖了朕几分薄面,他才得以苟且偷生,苟延残喘,没有迅速的败亡。”

“若非有朕替他说话,恐怕他此刻还不知在哪个角落里待着。”

“可如今居然忘恩负义,把先前朕对他的恩德全部抛之于脑后,狼子野心,居然反戈一击,反过头来率兵攻打朕的地盘,实在是令人心寒。”

“此贼不除,天下何安。”

“传朕的旨意,着大将军纪灵,总领大军十万,即刻讨伐曹操,务必将其彻底覆灭,永缄其口”

袁术相当的豪气,对付一个曹操,直接给了纪灵十万大军,而曹操此时只不过三四万大军而已。

不过袁术现阶段的确有底气这么豪气,他现在就是人口众多,而且粮食充沛,根本不缺乏打一场大战的资本。

为了自己的天子颜面,就应该这样调派大军,直接以碾压的姿态,迅速解决曹操,让天下人看看,他袁术究竟有多么强悍。

四方诸侯,都应该前来朝拜他这位新的天子。

纪灵立马领命而行,十万大军对于袁术来说压力不算大,不说一天两天就准备完成,但仅仅五六天的时间,就已经凑齐了。

随后纪灵意气风发的统帅着十万大军,麾下跟着各路将领,各自率领一部分,集合成一处,浩浩荡荡的往沛国行进。

不过怎么说呢,在这个时代的行军打仗当中,不管是哪家势力手底下的士兵队伍,总会有相当一部分不属于常备正规军。

也就是说,袁术的十万大军当中,精兵率可能不足五成,但这要用来对付曹操的话,那还是绰绰有余了。

从寿春到沛国,距离很近,可以说是几步路的事情,寿春就在扬州最北端,而沛国紧挨着扬州。

所以纪灵这边十万大军一凑齐,向北行进之后,没花多少时间就进入了沛国境内。

纪灵根本就不加遮掩的,也不在乎曹操有什么军阵布置,军事战略,直接就是找准目标往前开动。

兵力多到两到三倍以上的时候,的确可以这么玩,人数差距无视了各种细节。

要光凭曹操一个人的话,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毕竟他接连遭受了袁绍和吕布给予的打击,早就已经是疲惫之师。

而且曹操也没想着靠自己一个人顶在前面,他的作用就是吸引一下目光,推出来当个导火索。

如果他这根导火索被彻底烧没了的话,即便是吕布,恐怕也不太好交代。

所以曹操对自己的安危并无担心之处,反正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自己损兵折将是肯定的,也就尽最大可能的少损失一点。

袁术这边在行动,从收到消息,到抽调兵力,再到北上准备攻打曹操。

这期间前前后后也花费了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吕布等人也没闲着。

曹操一动,讨术贼檄文一发出来,传到吕布等人手中的时候,几方势力顿时为之震动。

根本就不用其他人来知会,徐州刺史陶谦,联合流亡投靠到他手底下的刘备,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势力,共同组成联军,悍然越过边界线。

从徐州下邳国进入豫州沛国境内,陶谦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相当积极,之前曹操没动静的时候,他就是第一个把兵线推到边界线上的。

现在曹操一动,他立马就跟着动了,连串联都省略了。

所以纪灵在率兵进入配国的时候,偌大的沛国境内已经涌入了三方势力。

而其他几家,诸如荆州流表,江东孙策,依旧按兵不动,不过有些躁动了起来。

到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吕布出面了,曹操主动站出来吸引袁术的目光,是他的计谋。

第一步既然达成,那么后面的当然也要跟上。

吕布立马派出使者,快马加鞭的将自己亲手所写的文书,送到刘表和孙策手中。

当然,如果仅仅是快马加鞭,速度还是慢了,毕竟他人在兖州,而刘表在荆州,孙策在扬州南部。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到暗夜营了,尽管在会稽郡这种南部地区,吕布的情报网还没有布置完成,但传一封书信还是没问题的。

刘表和孙策先后收到了消息,两封文书上的内容相差不大,可能因为身份有所不同而略有偏差,但中心意思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邀请他们二人共襄义举,共同组成联军,讨伐袁术,剿灭这个谋朝篡位,公然谋反的逆贼。

这封信由其他人发出来,效果可能都没这么大,但是由吕布亲手所写,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吕布那是什么人

不说别的,此刻实力比刘表和孙策强了不止一点。

乱世之中,实力就是最重要的,在不包含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谁的兵力多,谁的拳头就大。

刘表和孙策自认为自己没有吕布强,所以吕布的话,他们就得重视三分。

吕布建议攻打袁术,刘表他们就得思考思考。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其实是相当值得考虑的一件事情。

毕竟袁术称帝,是相当绝佳的一个机会,之前他们几个就想要有所动作了,只不过忌惮袁术兵多将广,实力强悍,所以仅仅只是心有所想,但并无实质性动作。

而且他们彼时也不知道其他人的态度是怎样的,所以都选择没有动静。

但现在不一样了,曹操率先发兵,实力雄厚的吕布紧随其后,并且出面邀请他们二人。

由吕布作为保障,一定参与联军的话,那这件事可以说大有可为,不管怎么的他们也有了一个保障。

所以这件事立马提上了双方势力的议事日程。

为了促成联盟的成立,吕布当然不可能坐在家里等。

在他的命令之下,原本张辽所率领的五万大军,同样越过边界线,开始攻打豫州的梁国。

梁国面积不大,对比沛国很小,所以反抗力度也相当微弱,张辽一路势如破竹。

同时,由高顺率领的三万大军,彻底从兖州东侧挪开,转向了南面,可能是准备进入豫州的第二支部队。

吕布手底下这左臂右膀,张辽高顺二人,合计兵力超过八万,这等声势,不可能被淹没。

所以大军一动,天下震惊,豫州旗下的梁国和沛国,瞬间成为风暴中心点。

吕布此举,声势浩大,但越是这样,越等于给刘表和孙策一人吃了颗定心丸。

吕布都出兵了,也就代表这件事情势必成行,这个时候要说还有什么顾虑的话,可能也就只是考虑是否会战败而已。

不过当利益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胜败也仅仅只是考虑考虑而已,不影响这场战役是否会发生。

所以吕布这边大军调动,刘表和孙策立马响应,二人一个由荆州南阳郡,率领5万大军,攻打豫州最重要的地方汝南郡。

另外一个则起兵三万,由会稽郡出发,准备攻打丹阳郡。

刘表是荆州之主,而且现在的刘表还正值壮年,没到后来那般昏庸,无法掌控荆州之时。

所以他的话就是荆州的意志,整个荆州上下立马调动了起来,五万大军说成就成。

本来刘表和袁术就是新仇旧恨,被袁术也欺负的够惨了,正愁找不到机会报仇。

这不瞌睡就送枕头上门了吗,借着其他几家的兵威,狠狠的教训袁术一顿。

而江东势力虽然依旧有些不稳定,不过孙策确实是个人物,在支持派势力的辅佐之下,孙策也基本上掌控了江东军局面。

对于出兵攻打袁术这件事,尽管内部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孙策最终还是压了下来。

如果他不打,他就会一直是袁术的附庸,如果不借着这次机会,往后恐怕没有那么好的时候,会有大家伙一起联合起来攻打袁术了。

孙策比不上其他人,他所在的地盘,被袁术给彻头彻尾地堵死在了东南角,这个时候不掀翻袁术,他将会一直受到袁术的压制。

除非有一天本身实力超过袁术,否则江东孙家将会一直翻不了身。

所以这一点,倒也是促使江东军内部不少重臣答应联军讨伐袁术的原因之一。

相关小说:禅主洛杉矶之王海贼之基因怪才美剧芝加哥1989奶爸侦探我有百倍修炼速度史上最强飞行员我在时间停止的玄幻世界为所欲为钞能力玩家生命侦探员